熟悉丁捷的读者都知道,他曾是著名的青春作家,长篇小说《依偎》斩获七项国内外大奖。近年来,他的创作脱虚向实,先是抛出“问心”三部曲,引起广泛讨论。近日,他又出版了以江苏交通事业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三”生有幸》。
为何近年来的创作重心转向了纪实文学?
丁捷一直认为,文学应有效介入现实,切实发挥社会效用,“如果文学一点社会效用都没有,越来越小众,最后被边缘化,文学也许会慢慢消亡,这是所有文学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希望以个人的微薄之力抓取一些大家了解却又无法细究的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创作,也许能发挥文学的现实作用。”
对丁捷而言,“纪实”是一种文学责任,“虚构”则是一种文学理想。如果说现实主义来源于他多年来踏实行走在大地上的见闻和思考,那么浪漫主义则根植于作家的天性。难得的是,丁捷在两个方向都取得了斐然成绩。
现代快报+记者
张垚仟/文 牛华新 郑芮/摄
01
因父亲在交通运输管理站工作,童年时期的丁捷常随着船队在水上度过暑假。日行百里,夜枕波涛,他在旅途中萌发了对远方的向往,也灌入了蓬勃的诗意。徜徉中,丁捷写下了他的文学“处女作”,一首咏叹汽车和公路、轮船与江河的诗歌。
这份对交通的情怀摇曳至今。丁捷一直想写一部围绕运输船员的爱情和命运展开的小说,只是迟迟未动笔。所以当受邀前往江苏交控调研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22年的酷暑,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将近70摄氏度,丁捷穿着养护工装,足蹬2.5公斤的特制鞋,随高速养护工奔波于站点之间,曾出现过中暑昏迷。同年冬天,丁捷前往黄海的海上风电场体验“风电小哥”的生活,经过一整天的海上摇摆,疲惫不堪的丁捷走下船时,无意识地向后倒去,跌在甲板的铁梯子上,伤及肩膀,至今仍未完全康复。
“这还只是采访,就发生了几件在我看来比较危险的事故,你可以想象长年累月在交通一线工作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多么不容易。”丁捷说只有深入一线,亲身体验,才能理解什么是平凡人的伟大。他也由此反思起人们对交通事业的忽视。
曾经,人们挤在绿皮火车上,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另一个城市;人们坐在摇橹或汽船中,在风浪颠簸中祈祷着尽快抵岸。短短几十年,江苏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从一穷二白到四通八达的转变,但所有人都在享受着现代交通的便捷之时,却不在意这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又是谁在默默维持着交通体系的运转。
真正踏入江苏土地上的交通网络工作,丁捷发现大多数人对交通运输事业的了解是片面的。江苏交控负责全省高速公路、过江桥梁、铁路、机场、港口的运营和管理,同时涉及电力能源、客运渡运、智慧交通等产业。具体到这个每时每刻都在运转着的庞大系统上的“螺丝钉”,则涵盖了道路清障、公路养护、机电维护、技术研发等众多工种。
感动和震动交织中,丁捷写下了《“三”生有幸》。他希望通过交通事业发展这一小切口,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代代国企人如何栉风沐雨,构筑了国计民生的支柱和保障,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力推手。
“我要把这些故事告诉所有人,告诉那些天天奔波在旅程中的人们,我们走的每一条路、乘的每一条船、坐的每一个航班里都蕴含着交通人的千辛万苦。交通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02
除了走访实地工作环境外,丁捷还阅读了数百万字的相关材料,深度访谈了五十多位交通人——他们是时代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丁捷在书中着重书写了这些交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其中不乏让人感佩的人物和令人动容的故事。
在开篇《夜来风雨晨来香》中,丁捷用复调音乐的结构写了余丽琴和郑兆芳两位“中国最美路姐”的故事。这两位同龄同职业的女人,一个热爱舞蹈却在花季失肢,一个家庭幸福却在中年失夫。她们曾经迷茫过、消沉过,但最终都重回生活的正轨,并在工作中获得了肯定和尊敬。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从未谋面的“路姐”,却都曾因对方的事迹受到鼓舞,或许这就是良好的集体氛围带给人们的力量。
清障员胡海平的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清障说到底是跟事故打交道,胡海平的日常工作中,曾遇到过很多触目惊心的事故。2005年3月29日,一辆在京沪高速公路行驶的罐式半挂车在江苏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引发车上罐装的液氯大量泄漏。为了堵漏,胡海平和两位清障员身着防护服在事故前沿工作了三天三夜,也因为这次中毒,他的嗓子落下了病根。二十年来,胡海平带领清障队员救援3万余起,解救受困驾乘人员千余人次,成功处置多起特重大事故,可以说是以命相搏,保障京沪大动脉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报告写事,文学写人,写人就离不开写情。因《“三”生有幸》中个性鲜活的典型形象与深入人心的情感共鸣,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评价丁捷“对当下报告文学所进行的思想、艺术纠偏取得了很好的审美效果和读者效应”。
丁捷认为,写报告文学,不管是多么宏大的题材,最终都要写具体而微小的事,要进入人性深处和人物的内心:“你有没有悲悯之心?你能不能触摸到别人尖锐的疼痛或欣喜若狂的愉悦?你要真正跟写作对象相处,走入他们内心最深处,唤起共鸣共情。这时候,你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从对方的内心出发来书写。”
丁捷曾与余丽琴有过两个半天的促膝长谈,也许是早已消化了病痛与磨难,在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余丽琴一直显得很平静,她甚至还抽了两张纸巾递给感动流泪的丁捷。完成书稿后,丁捷和余丽琴见了第三次面。这一次,余丽琴热泪盈眶,“我都没能讲到自己内心深处这么‘远’,是你把我带到自己内心这么远的地方来了,我现在读这个故事,更能够认识自己,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和激动。”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作家只有走到人的内心最深处,才能感动主人公,感动作者,最终感动读者。”丁捷说。
03
熟悉丁捷的读者都知道,他曾是著名的青春作家,长篇小说《依偎》斩获七项国内外大奖。近年来,他的创作脱虚向实,先是抛出“问心”三部曲,引起广泛讨论,而今又奉上这部报告文学。
为何近年来的创作重心转向了纪实文学?
“用中国作协领导的话来说,我是中国作家中所谓的‘现象级’作家。我本身的人生阅历比较丰富,从未埋头在书斋创作,而是扎根在火热的生活中,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与时代融合在一起。我自己就是我所有作品里面的人物。”丁捷说,他毕业后先后做过大学教师、省级机关干部、省属企业集团负责人,并援疆三年,“我的见闻中有热度的素材太多了,我要把这些先写出来,趁热捧给读者。”
此外,丁捷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文学应有效介入现实,切实发挥社会效用,“如果文学一点社会效用都没有,越来越小众,最后被边缘化,文学也许会慢慢消亡,这是所有文学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希望以个人的微薄之力抓取一些大家了解却又无法细究的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创作,也许能发挥文学的现实作用。”
但丁捷本质上还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用学者丁帆的话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作家。近年来,丁捷迷上了绘画,对他而言,绘画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超现实因素,有效弥补了他在现实题材创作过程中对似是而非、虚拟情感空间的需要。去年末,丁捷出版了文学绘画集《白话胶囊》,并陆续办了多场画展;近日,南京地铁首次发布了联名公交卡——作家丁捷文学绘画纪念卡。丁捷“画家”的身份也为更多人所知。
对丁捷而言,“纪实”是一种文学责任,“虚构”则是一种文学理想;如果说现实主义来源于丁捷多年来踏实行走在大地上的见闻和思考,那么浪漫主义则根植于作家的天性。难得的是,丁捷在两个方向都取得了斐然成绩。
文学“痴情儿”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丁捷告诉记者,他有两部非虚构作品将于年底交稿,也在继续小说创作,“前几年接受采访时也跟记者说过在构思一部小说,但都没有兑现。明年你再来问我,我还没有开始写的话,就很惭愧啦!”
■对话
中国故事就是打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故事
读品:评论家吴义勤在序中肯定了《“三”生有幸》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样本,是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一次鲜活的文学表达。关于“讲好中国故事”,您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丁捷:我们现在经常提一个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让全世界的人感受到“命运”是共同体?你所讲述的命运故事,应该直抵所有人的内心,唤起所有人的共鸣,追求人性中美好良善的一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一定是宏大的故事,但一定是能打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故事。
读品:书中的很多人物故事让我看到了父辈们工作的身影和精神,他们的事迹能够带给当下年轻人怎样的工作和人生启示?
丁捷:当下的年轻人,各方面都比上一代人强,但也缺少长远的目光,急于向人生索取回报。就像好酒要酿,人生也是这样,过早地向人生兑现幸福,反而兑现不了,因为人生太单薄了。年轻人应有朝向未来的格局,同时有一颗能够踏实往前走的恒心,这两者缺一不可。《“三”生有幸》第一章里面的这两位女士(余丽琴和郑兆芳),都是普通的女孩子,但她们为自己赢得了灿烂的人生,这跟她们有韧劲、始终相信未来有关系。
读品:从14岁开始写作,这么多年来您的文学观点有没有变化?
丁捷: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文学观念。十几岁懵懵懂懂的时候,因为对文学的喜爱开始写作,自我表达后就觉得很开心。青少年时期通过文学艺术奔放自我,那么中年时期则更多地在逃避自我。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寻找到逃离现实的真空状态,远离世俗物质主义的绞杀。每个人都需要物质生存,但陷入物欲,也有可能毁了自己。
我有一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朋友,饱受失眠的困扰。他们告诉我,一个人静下来,那些生活中的伤害和困顿便在脑中席卷而来,反复伤害他们。很多人缺少心灵的真空天地,我们能够在文学创造的虚拟空间中安放自我。
读品:如何保持充沛的创作活力?
丁捷:我天生是一个敏感脆弱的人,不管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刺激,都能引发内心巨大的波动。这种波动有痛苦也有美妙,但它是最好的文学艺术,我时不时就将这些情感呈现出来。
读品:最近在阅读什么书?
丁捷:最近见了梁晓声老师,他赠送了《父父子子》和《人世间》,我正在阅读。我虽然不写科幻题材小说,但我非常喜欢科幻小说;我也非常喜欢阅读各个国家的历史;我常年读国外原版的艺术画册。年轻的时候不喜欢中国画,但到了一定年龄,经过沧桑之后,好像才看得懂,最近在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绘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