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7版: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5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炭精画——笔尖上的非遗传承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非遗主题活动
  小记者现场体验炭精画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教育,常州市钟楼区炭精画非遗传承人陶通老师走进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为全体快报小记者带来了一场非遗“炭精画”体验活动。陶老师从炭精画的起源与历史发展、炭精画画材、炭精画技艺、炭精画作品等方面带领同学们走入这座古老艺术的殿堂。在陶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积极参与,运用揉擦技艺、旋转式揉粉等技法开展实践体验,共同完成“美好的春日”主题作品。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张咪

  陶老师根据我们配图的需要,在我们面前准备了一些青色、蓝色、红色的炭精粉,我到老师那里取了一点儿药棉,蘸上青色,轻轻揉擦一下,啊,这片草地变绿了,真是太神奇了。我赶忙又轻轻揉擦了旁边的草地。就这样,我们一些小记者聚在一起,慢慢地进行上色,有的涂青色,有的涂红色,有的涂蓝色。在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不一会儿,五幅春日图便完成啦!当我们把画举起展示时,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禁鼓起掌来。炭精画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它,学习它。

  二(2)班 欧益嘉

  指导老师 范琴芳

  

  我撸起袖子,拿起一块药棉,撕成小块,揉成圆圆的形状,小心翼翼地蘸取了一点炭粉,在纸上轻轻涂抹着,把颜色涂均匀。小记者们聚在一起作画,再经过陶老师的悉心指导,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炭精画映入眼帘,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代人在学习画炭精画的影子,感到非常震撼。直到活动结束,我仍然沉浸在奇妙的炭精画世界里……

  五(2)班 杨孜妍

  指导老师 周玲娟

  

  我选择了给青山上色,用小药棉在绿色的炭精粉中轻轻一蘸,捏着另一端,用力均匀地涂抹,所过之处立刻生机勃勃。再多蘸一些,将深色部分慢慢加深,轻轻揉擦,不一会儿,青山层次分明,色彩亮丽,更加栩栩如生。我们沉浸其中,绚丽的色彩跃然纸上,它们尽情绽放,把自己最美的一幕永远留在了纸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画作,看!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水碧映山青,花红扶叶绿。一幅幅美丽的春日风景图被我们定格在了画纸上……看着那艳丽的色彩在纸上绽放,我心中更明亮了,永不褪色的炭精画,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之奇,艺术之美!

  五(3)班 符子言

  指导老师 张咪

  

  对于炭精画的制作过程,其实我们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陶老师似乎看出我们的心思,细心地指导我们运用揉擦技艺、旋转式揉粉、揉粉拖拉法、交替蘸粉法等技法并开始让我们尝试和体验。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搓棉球环节。首先要搓一个不大不小的棉球。棉球太大,颜料会涂抹不均;棉球太小,颜料在宣纸上会抹不开。幸好,我搓的棉球大小正好,这就已经成功一半啦!我给我的同伴也搓了几个,虽然我们的动作不够灵活,技术不够熟练,但是我们最后还是共同完成了《春日柳树图》《春日回暖图》的主题作品。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领略了炭精画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并亲自体会了炭精画的制作过程,希望非遗炭精画的独特魅力得以传承!

  五(6)班 赵小茜

  指导老师 陈静仪

  

  咦?为什么这一块这么深而这一块这么浅呢?我心中泛起了疑惑,老师见了走过来说:“画炭精画前我们照着涂的色块来揪,或挑选不同大小的药棉或擦笔,然后挑好颜色,轻轻蘸好炭精粉。”我小心翼翼地照着老师说的去做,这时老师提高声音说道:“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上画之前,我们要先在旧报纸上揉一揉,将药棉上的粉末揉均匀,再轻轻扫在画上,这样才能体现出炭精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没想到小小的炭精画竟有如此多的讲究。

  炭精画的表现形式打破了画的“常规”,它是我们的骄傲,让我们将这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地传承下去吧。

  五(10)班 李雨馨

  指导老师 张樊

  

  我们开始作画,以棉为笔、以粉为墨,将棉团在纸上慢慢揉搓开来。心中刚想着陶老师的提醒:一定要把炭粉揉搓开,才能画出细腻的色调,不然会凝成一团。低头一看,不好!这里炭粉用多了,急忙用棉团将多余的炭粉揉开,可怎么也擦不掉,反而颜色更深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满头大汗。这时陶老师走过来说:“没事的,先涂下一处,深色也可以。”我这才放下心来。听着容易,这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非常难的,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最后,在陶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组的小记者们合力完成了一幅《儿童纸鸢图》,看着这幅色彩鲜明、拥有浓墨色彩的炭精画作品,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大伙特有成就感。通过这次亲自体验,深深感受到了画中“巨龙”——炭精画让人陶醉的文化魅力。

  五(12)班 许馨文

  指导老师 王芳

  

  原来,炭精画早在17000年前就出现了,它承载着古人对美学的追求和向往。

  炭精画的画法很有讲究。首先,画炭精画需要用专业的画笔,笔尖蘸取少量的炭粉,然后在纸上均匀地揉开,整个过程需要把握力度和速度。我们临摹的是丰子恺先生的经典画作——儿童散学放纸鸢。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开始准备画柳叶。我拿起药棉,小心翼翼地蘸取绿色的炭粉,轻轻揉匀,学着老师的样子,在纸上描绘起来。一会儿工夫,柳叶随风飘动的画面跃然纸上,可仔细一看,柳叶又粗又钝,丝毫没有纤细的美感。正当我愁眉不展时,陶老师走了过来,说道:“你这里画得太粗了,你应该拿一个小的药棉。”她拿起药棉,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临摹,一笔一画,轻柔灵活,一棵栩栩如生的纤柳呈现在眼前。之后我熟能生巧了,与小伙伴们共同完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作。

  真令人感到神奇,不起眼的炭粉竟能画出如此美丽的画作,我深深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可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五(3)班 张昕宇

  指导老师 张咪

  

  传统观念认为,炭精画只用黑白两色作画,颜色单一。可陶老师的几幅作品却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不仅颜色丰富且人物造型独特,不但包含了炭精画原有的韵味,还处处透着现代的潮流时尚,使炭精画这一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活力。随后,陶老师开始介绍炭精画的专业画笔,教学“揉粉”的绘画技法,亲自给大家示范:只见她轻轻一拉棉花,两指捏住一端,蘸取少许的炭粉,棉头触纸,动作轻柔,炭粉均匀呈现在纸上。我看了不禁惊叹,陶老师不仅手法娴熟,还把炭精画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我还亲手体验了一番,从蘸粉到涂抹这一过程在陶老师手中是那么自然,可在我手中却生涩了许多。但在这粉纸交触之间,我体会到了炭精画这门非遗艺术的古老与别致,更收获了对炭精画艺术的热爱与传承信念。

  五(7)班 龚元桢

  指导老师 庄丹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