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阳性抗原,称“二阳”了。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称,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15日公布数据称首次监测到的15例XBB.1.16,本周已增加到42例。
“五一”假期在即,随着全国范围人员流动增加,许多人担心下一波疫情高峰是否将要到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党双锁等专家,就很多人关心的焦点问题作出解答。
综合 生命时报、钱江晚报、澎湃新闻、中新
近期内不太可能
集中暴发二次感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记者,由于不少地方已经宣布可以不戴口罩,很多人也放松了个人防护,再加上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人员外出及聚会可能增多,感染人数有可能会增加,但不太可能集中暴发。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国内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规模流行的土壤或条件。
李侗曾表示,近期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的人群主要是之前没有感染过的、或者没有打疫苗的以及免疫力低下的,这部分人更要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去人流拥挤、空气流通性不好的地方。
致病率和重症率
目前无明显增加
李侗曾介绍,从当前的住院比例、病患重症发生率来看,没有发现较之前有明显变化。XBB.1.16变异株致病率和之前相比也未见有所增加。
“有观点称近期结膜炎患者增加了,但实际上,此前原始毒株和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者也有出现过结膜炎症状,因此论证上述观点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他表示,目前,XBB.1.16在症状上与此前发现的毒株特点差异不大。
“新冠正走向流感化”
4月20日下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一场论坛上回应了关于新冠病毒未来是否会流感化的问题。
他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李侗曾也认为,新冠目前正在走向流感化。“在一些人群当中会反反复复地出现散发病例,到了冬春季发病率可能会增加,这些都符合流感的一些特点。”
他表示病毒变异后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性可能会增加,而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免疫逃逸能力特别强的病毒导致的疫情高峰,则有待对变异情况的持续观察。
全家感染XBB毒株!
医生:“二阳”主要是这类人
4月23日,浙江杭州两位“二阳”的市民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二阳”日记。
4月23日上午,历经3天“二阳”高烧症状的半夏(化名)终于退烧了,“今天早上量了体温36.8℃,目前感觉还可以,没有烧回去。”半夏回忆,三天前感觉嗓子有瘙痒感,且当时一同居住的家属也有症状表现,“当时就用试纸测了下,确定是阳了。”
确认第二次“阳”了以后,半夏并没有感觉很紧张,“我是在中医馆上班的,服用中药,配合外用藿香正气水退烧,效果还可以,退烧也比较快。”目前,半夏退烧后,还有鼻塞、咳嗽等症状,“但确实觉得‘二阳’症状没‘首阳’ 严重,体温最高也就到38.6℃,其间有过一次腹泻,但因为这次家里都有备药,就不会太紧张。”
2022年12月底,半夏首次感染上新冠病毒,39℃以上的高烧和头晕让半夏感到害怕,“当时除了身体难受,药难买确实也让人紧张。”半夏直言,第一次“阳”有比较多的未知和不可控因素,这是让她恐惧的主要原因。“大家调整好心态去应对接受,我个人感觉没有第一次‘阳’那么可怕。”
“二阳”后,半夏和同居亲属仍坚持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现在就是都戴口罩,勤消毒,分开吃饭和睡觉。”目前,半夏的身体正在慢慢恢复,“等身体恢复差不多就能回去上班了。”但半夏并不知道自己此次感染的到底是何种毒株。
不过,另一位“二阳”市民新文(化名)却知道自己感染的是新变种XBB1.5.24,“当时我们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被告知我们全家感染的是新变种XBB1.5.24。”新文向记者回忆了他们的“二阳”经历。
“因为感染的是新变种,所以需要向疾控中心提供行程轨迹流调,当天晚上‘大白’还上门来进行核酸采样和抽血。”新文猜测,疾控中心可能是想尽量避免新变种病毒大规模爆发,或为了新冠病毒基因检测以做数据分析用,因而会更重视。
2022年12月中旬,新文“首阳”,她首阳的症状是头痛、后腰肌肉痛、发热、喉咙“吞刀片”和卡痰。“我‘二阳’后没有发烧,但是出现了一个更难受的症状,嗓子奇痒无比。”新文直言,躺下时该症状更为严重,睡不好,“而且我本身有咽炎,所以雪上加霜,不过‘二阳’没有用什么药,就吃了点抗生素。”
除了新文,她的老公、妈妈、表妹及表妹夫都先后测出新冠抗原或核酸阳性,但大家“二阳”的症状有所不同,“老公没什么症状,我表妹老公是发烧和咳嗽,我妈的症状是发烧、腰疼、嗓子疼、头晕。”如何“阳”的,新文和家人都毫无头绪。
门诊“阳性”者大多是此前没感染过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主任吕芳芳表示,从门诊来看,“阳性多为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二阳’主要是回国人员。”
其实从去年年底那波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到现在,吕主任所在的浙大邵逸夫医院一直陆续有阳性患者来就诊,“症状也是发热、咽喉疼痛等,和之前差不多。以年轻人为主,也有老人。但总体不多,有时候,一天也就一两例,有时候,一天一个都没有。近期的确有增多的趋势,最多一天有8例。”
患者什么情况下会做新冠肺炎抗原检测呢?“大多是在出现症状的情况下,到发热门诊就诊,医师会问有没有感染过新冠?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不能排除新冠的,会同时做流感抗原和新冠核酸。阳性多为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二阳’的主要是回国人员或者与国外回来人员有接触的人。”吕芳芳说。
焦点问答
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如何?是否能突破免疫屏障?
李侗曾:当前全球流行的XBB毒株有特殊位置的变异,主要是增加了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意味着传染性更强了。
近段时间,临床上新发病例仍以“初阳”的人为主。人群中第一轮感染的抗体水平仍旧存在,病毒不太可能突破群体免疫屏障。
但到下半年后,尤其是冬季,群体的抗体水平开始下降,如有更新的变异毒株开始流行,还是有可能出现较多的感染者。
党双锁:病毒变异将带来一些特殊症状,如眼部出现结膜炎等。新冠对免疫屏障的影响则包括多个层次:
从群体层面来说,此前的一轮感染中约有70%病人“阳过”,产生了抗体,未来在群体层面不会再有大量的人群“二阳”。
但从个体层面来说,在一个大流通环境下,体内抗体数量较低的人感染概率还是较高的。此前没有感染过的人、感染过了但感染前没有接种疫苗、感染过了也接种了疫苗但体内抗体水平仍较低的人等,仍有较高的感染可能性。
人群抗体可能出现怎样的变化?普通人有必要查抗体吗?
李侗曾:没有症状的就不必专门查。医院里查的都是核心抗体的数量,并不是保护性抗体的数量。保护性抗体属于S蛋白抗体,只有在研究机构、疾控机构的检验部门才能检测。
换句话说,医院里查到的抗体水平,并不能决定个体的感染风险,并不能保证得或不得。临床上“二阳”的病例并不多,也没有发现其体内抗体数量的特殊性。
党双锁:文献揭示,个体感染后1~2个月抗体量呈高峰状态,此后逐渐下降,半年后降至较低水平,感染率就会增加。近期有发烧、身体不舒服的人,可尽量到医院检查一下,排除新冠。
“二阳”的症状会比“初阳”更轻吗?
李侗曾:会轻一些。“二阳”症状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咳嗽咽痛等为主,约3天后体温正常。
党双锁:本身身体情况差的人,老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症状不一定会更轻。
会不会有第二波高峰?
对于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您怎么看?
李侗曾:不会集中暴发,且由于第一轮大部分人已经有了抗体、当前的药物储备也较多、医生的治疗经验更丰富,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都会低很多。
党双锁:不会出现波峰,可能出现小波浪。此前一轮感染后,大量人群形成了人群范围的免疫屏障,此轮感染人数不会很多,不会有大范围的波峰。
还要不要打疫苗?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了,您怎么看?
李侗曾:大家从心态上都希望,疫苗能保护机体不感染。此前一部分人接种后也感染了,于是有失望的情绪,导致接种疫苗的意愿下降。
但大家一定要了解,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危重症风险。尤其是如果秋冬季开始流行,打疫苗更有利于个体防护。
未来疫苗的接种重点是脆弱人群。接种的种类也会更丰富。
党双锁:能接种尽量接种。我们在临床发现,完整完成三次接种的人体内抗体水平,较没有接种的人来说更高。
如果打疫苗,该打什么疫苗?
李侗曾:针对奥密克戎病毒的疫苗,预防上可能会有更好效果。
此外,吸入式疫苗也能提供更好的呼吸道黏膜保护,在上呼吸道产生黏膜抗体,可以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吸入式疫苗已经有不少地方能用,二价、四价疫苗预计下半年普及。
需要储备一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吗?
党双锁:不建议大家抢购。国内特效药已上市,储备量足够。
李侗曾:特效药、抗病毒药物等,医疗机构的确需要储备,尤其是基层,如社区医院、学校等机关单位的医务室等,将储备前移,群众需要时就可以及时使用。
普通人则不建议,一方面会造成浪费,让真正需要用的人买不到;另一方面药物都有禁忌、相互作用,普通人拿不准时贸然吃药反而会适得其反。
家庭储备日常需要的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就可以。储量也按照日常需求,不必大量储备。
此外,大家也要明确,无论是中草药还是西药,都没有预防作用,只在有症状时可以治疗、缓解。
五一假期很多人即将踏上旅程,应注意什么?
李侗曾:出行肯定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个体要做好防护,尤其需注意手部卫生。没有阳过的人群、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等脆弱人群,更要做好防护,尽量错峰出行。
党双锁:大家已经封了三年,今年春天一定要畅快出游,但该做的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好。口罩需分情况讨论:在室内及人群密集处,仍需要佩戴;在户外人少、空气流通强的地方,可适当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