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 徐玉向
儿时在乡下,每年都能从祖母手里领到一枚桃木葫芦。
桃树当时是比较受乡下人喜爱的一种果树。桃树栽下只需三年就能挂果,“桃三杏四梨五年”。偶尔浇浇水施点农家肥,之后便由它自行生长。每年秋天,一树桃子必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老人们都说桃树能辟邪。在科学知识尚未完全普及的乡下,这个规矩已不知被口耳相传了多少代。比如,桃树枝挂在窗户,小孩夜间睡得就特别安稳。就连桃木雕刻的一切物件皆有这项功能。
雕刻桃木葫芦是祖母的拿手戏。每年趁着农闲,她都会在屋后寻一段比大拇指略粗的桃树枝。剪去枝叶刮去树皮,用小钢锯截成四五厘米长的白木坯。稍细的一端是葫芦头,粗的一端是葫芦尾,上下两端被小刀削成一个圆球,中间连着一个细腰,一枚葫芦坯就成了。
通常,她会连刻四五枚,一字摆在屋外晾晒,接着用锉子和砂纸细细打磨。待葫芦坯表面都光滑了,再涂上红颜料。红颜料大多是红墨水,有时也会挑洋红。我分明记得祖母的厢房里有一小罐红漆,她却从没有用过。涂了红颜料的葫芦坯晾干再拦腰系上红线,桃木葫芦就成了。
祖母总会郑重地把一枚桃木葫芦套在我们的脖子上,并再三嘱咐不要轻易摘下来,这样鬼怪就不会来害小孩子了。于是,我们得以理直气壮地出入稍偏一些的地方。
常常,等不到一年工夫,甚至才挂上数日,那桃木葫芦就会不翼而飞了。乡下的孩子,总会蹦来跳去地找乐子,桃木葫芦在胸前也欢快地跳动着。试想,细细的红线又能经得起几次折腾?不是断了就是被人扯去了。于是,祖母每年都会做一批,一直持续到我读二年级。
而今,祖母已作古多年,记忆里桃木葫芦的影像却越发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