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见修——张见·秦修平双个展
见证艺术品从无到有的历程
  《当〈夜巡〉来到中国》
  《堂吉诃德》
  张见作品 叠No.1 83×74(35.5)cm 绢本设色 2017年
  张见作品 2002之秋 55×44cm 绢本设色 2002年
  秦修平手稿
  秦修平手稿
  秦修平手稿
  秦修平手稿

  “见修”,取参展艺术家张见之“见”与秦修平之“修”,有看见与修行或工写兼修之意;又突显两位艺术家“见微知著”与“学行修明”的精神态度。

  展览以两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主线,通过纸本、音频、影像等记录方式,立体地展现出一件艺术品从无到有的历程,相较于传统的展览方式则更为立体、更为直观地传达出艺术家的所感所想,让观者置于艺、游于艺、醉于艺。

  此次展览邀请了在新工笔与新水墨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两位艺术家。新工笔与新水墨均是以传统绘画为基础而产生的艺术风格,同样寄意着传统绘画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即笔墨当随时代。每一种新现象的产生都需要艺术家们以求真、求变、创新、开放的态度去不断地探讨、佐证,逐步建立中国画这一古老而伟大的绘画传统的当代之路。

  张见

  1972年出生于上海。

  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当〈夜巡〉来到中国》

  作者:张见、叶紫、孟哲、刘志蕾、毕晓慧、王晴园、金金、栗玉莹、杨怡、刘小锋合作

  绘画装置

  创作年份:2022年

  尺寸可变:466×700cm

  以1642年荷兰画家伦勃朗所作《夜巡》为创作母本,以中国当代工笔画与中国传统壁画形式综合呈现。作品以绢本设色的工笔方式绘制《夜巡》主要人物及重要局部,以中国传统壁画线条及原作底色为背景,两部分重叠组合成一件当代绘画装置作品。我们可以此作品为线索,更为直观地比较中西绘画中的“同”与“异”。

  《当〈夜巡〉来到中国》是中国工笔画、壁画和西方油画的一次共舞,是中西方艺术观念的一次碰撞,是古典和当代的一次对话。

  秦修平

  1973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

  1995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美术系。

  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1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

  《堂吉诃德》

  作者:秦修平

  纸本水墨

  创作年份:2023年

  尺寸:400×1500cm

  当堂吉诃德持剑奔向风车之时,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奔向的不是风车,而是巨人,或是怪物。而那个将怪物变成风车的魔法师,则是我们每个不愿直面现实的自己。这是一个默契的群体谎言,疯子抑或英雄?当抵抗的力量被重新唤醒,当怀疑再次成为一种视角、倔强成为一种性格之时,答案不证自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