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销售秩序的正常化,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对市场乱象果断、精准出招,是断绝“歪门邪道”、维护市场秩序的应有举措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这一表态关切了群众的痛点和难点。
不必讳言,近来,一些地方的群众遭遇了“买药难”“买药贵”。相对而言,“买药难”甚于“买药贵”。而作为一些城市的市民,也可以在现实场景中很直观地感受到“买药难”的窘境。“异地网购药品攻略”网上走红,而在小红书上出现的“异地抢占县城退烧药”帖子,引来网友批评。此外,还有人转向“海外代购”。
治病必须有药,而小病不去医院,首要条件是有药可吃。药难买,就会影响群众治病,造成心理波动。因而,这一问题到了必须直面、及早解决的时候了。
客观来说,一个地方的药品供给可以基本满足群众需求。出现“买药难”,和不少市民恐慌性集中购药、一些人刻意囤药不无关系,反过来,也“倒逼”群众各处“搜药”。对此,应该加以科学引导、发出安全警示。但更应看到,在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群众对相关药品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在此情况下,依照常规供给量还能保需吗?这是一个问题,亟待认真审视和权衡。而个别平台、机构存在的哄抬价格、有药不卖、捆绑销售等问题,也加深了买药难、买药贵程度,不严查不能安民心。
令人欣慰的是,在药品供应、市场监管层面,出现了积极信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数量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显然,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市场供给环节的新问题,并作出了针对性部署。两年前,口罩紧缺问题,也是通过此类手段解决的。这意味着“买药难”问题有望尽快得到缓解。
与此同时,各地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对乱象予以坚决遏制。例如,在南京,就“买布洛芬被捆绑搭售”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公布了一批涉疫违法典型。在广州,因涉嫌哄抬连花清瘟、抗原试剂价格,四家药品经营者被立案。在北京,因违法哄抬药品价格,一药房被罚30万元。有的地方也对个别平台“有药不卖”的疑云,予以跟进了解。
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药品价格在正常范围波动,并不突兀。但视“紧俏”为“商机”,觊觎正常利润之外的“红利”,可谓贪婪、狠心。对市场乱象果断、精准出招,是断绝“歪门邪道”、维护市场秩序的应有举措。相信,随着监管的加强,乱象当能“退潮”,群众购药的体验当能得到改善。
药品销售秩序的正常化,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绝不能被各种非正常因素所破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当务之急”的提法,发出了重音,显示了决心,引人期待。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