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江将南京划为江南江北,在南京,跨江通勤是上班族的日常。即便拥有成熟的现代交通网,不少念旧的老南京仍会选择乘坐传统的轮渡通勤。每到上下班高峰,民国气息浓厚的中山码头,历史底蕴丰厚的浦口码头,便会聚集起跨江通勤的人们。当斑驳的渡船靠岸,一场带着历史韵味的短暂行程,将带着他们往返喧嚣繁忙的都市和温暖舒适的爱巢。
现代快报+记者 冯茜/文
苏蕊 刘畅 是钟寅 冯茜/摄
侠骨柔情,轮渡上的“单车侠”
早晨8时许,浦口码头,已是轮渡通勤的早高峰,骑着各类助力车的市民如细流涌入停靠的渡船中,开启新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8点25分,孟凡强推着山地车走进渡船。将车停在被电动车、摩托车挤满的一楼后,他走上了二楼座椅舱。穿戴着齐全的装备,坐在窗边的他看起来像是晨起骑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有着和其他通勤者截然不同的松弛感。
孟凡强,40岁,是一名律师。在轮渡上坐定后,他翻看着手机文件,提前进入一天的工作状态,往返两岸的渡船是他通勤路上的歇脚点,也是他工作准备的起点。但轮渡对他的意义不止于此,已入不惑之年的他看着窗外的江景,常常会想起自己上大学时的情景。
二十多年前,孟凡强刚来南京上大学,每到假期,往返浦口码头、中山码头的渡船是他探索南京最经济理想的方式。如今五座跨江大桥、两条过江隧道、三条过江地铁,南京按下了跨江交通建设的“快进键”,等在码头通勤的人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么多了,但对他来说,有些情怀只有长江上这一艘艘连接南北的渡船才能传达。
每周至少有两天,孟凡强会选择轮渡通勤,轮渡的便利省时让他钟情于这种带着岁月沧桑的交通方式,骑行对他而言,是穿插在忙碌生活中碎片化的锻炼,也是贯彻环保生活态度的表现。
比起在船舱一楼扎堆的电动车、摩托车,偶尔穿插其间的山地车如今越来越多,像孟凡强这样的骑行通勤人在渡船上并不少见。每天的通勤高峰,三五成群讨论着前几日骑行收获的姐妹团,带着户外运动野性的独行侠,在南京百年轮渡上留下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坐在轮渡上能看到开车过江时不一样的风景。”看了一会儿手机,孟凡强的视线不自觉地被窗外江景吸引,哪怕是坐了这么多年的渡船,辽阔的江面总能抚慰他的内心。江南的房价确实贵一些,但是跨江轮渡很方便,住在江北也很好,遥望江北崛起的新地标,孟凡强不由会心一笑。
8分钟后,渡船到达中山码头,孟凡强收拾好东西,看了一眼窗外的风景转身下楼。踢开车撑,他推着山地车,和向外涌出的通勤大军一起,开启了在江南工作的新一天。
几十年轮渡行,老南京见证时代变迁
早晨的南京,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气,红砖砌成的中山码头在晨光的折射下透露着古朴的气质。老陈照常骑着电动车,从这栋民国风的建筑中穿过,顺着廊桥骑上甲板。
早上8点,轮渡通勤的人,大多是上班,老陈却是刚刚下班。家住江北的他,今年50岁,在江南做保安,身为“老南京”的他经历过轮渡通勤的鼎盛期。如今,早高峰的一层渡船留给每位乘客的空间并不宽敞,但老陈却记得几十年前船舱内摩肩接踵的景象。
在老陈的印象里,上个世纪90年代,渡船上常常挤满了上班族们的自行车、卖菜小贩的三轮车和载着货物的推车,哪怕那时的长江大桥已经能“独当一面”,仍然有很多老南京坐着渡船往返长江两岸。那时,船上的工作人员也能和他们这些熟客唠上两句家常,但渐渐地,习以为常的通勤方式也随着一批老南京的退休而淡去。
现在,坐渡船的人少了,老陈也不急着赶上渡船抢个好位置,去往码头的路上他也多了几分悠闲。一路上,他会经过曾经的民国首都电厂,如今是一处对公众开放的公园。曾经的火车轮渡消失,长江渡船也开始更多承载起文化旅游的担子,中山码头沿线的玻璃栈桥、下关火车主题公园、铁路轮渡桥旧址,串联起具有南京特色的滨江风光带。
提起轮渡,老陈略显疲态的双眼闪着一丝光彩,说话的语气也不由有了几分骄傲,“这么多年轮渡一直陪伴着我上下班”,对老陈来说,骑电动车过江只要一元,许久不变的价格也带着古城南京的念旧之风。
跨江渡船停靠终点,老陈收起手机,双手伸进电动车防风被,转动把手,从浦口码头出站,继续回忆着浦口码头沿线的变迁故事。
95后新南京人,轮渡逃不过“真香”定律
小宋是95后,生在南京,长在南京,做事也有着老南京念旧的风格。每天早上8点,她从浦口码头附近的家中出发,步行前往浦口码头,乘坐8点半的渡轮去江南上班。
上船后,小宋径直走上二楼,坐在窗边,戴上耳机看着窗外。船上的十分钟,她更愿意去享受一段独属自己的静谧时光,对她而言,渡轮是从生活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的开关。
工作在江南,生活在江北,是南京很多跨江通勤人的现状。太多成熟的工作机会都在江南,但是提起江北,像小宋一样的年轻人都很满意。江北新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从小在码头附近长大,他们也见证了浦口的发展。提到浦口码头附近有什么,小宋如数家珍,“从浦口码头出来就是个景区,一处是近代风貌,一处是以前的浦口电厂。”在她心中,南京没有哪个地方能像浦口这般,既能保留百年浦口火车站的生命力,又能完美地改造曾经的工业旧址。家在长江边,通勤靠轮渡,年轻的小宋是江北历史文化延续和现代城市发展融合的新一代见证者。
周浩楠也是95后,下午5点半,晚霞的微光在蓝天慢慢晕开,他顺着下班高峰的人群,骑上归家渡轮的甲板。将车停在船舱一层,走上二层选一个合适的观景位,一套流程轻车熟路。小周并不是南京人,回忆起第一次在南京看到渡船的场景,他和很多外来的年轻人一样,有种违和感,“为什么21世纪了还有这种交通工具?”那时的他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觉得轮渡“真香”。
2018年,小周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就在和浦口码头一街之隔的浦口派出所,将近两年的工作让他渐渐对码头有了全面的认识。从浦口码头出来就是浦口火车站,虽然现在已经停运,但是它独有的气质让小周时常路过就会停下拍照,“不少电视剧也是在这附近拍的,现在也算是个小网红了。”2021年,工作调到江南,于是,每天坐渡船通勤成为小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与其开车堵在路上,不如坐轮渡荡漾在长江的怀抱里,偶尔还能邂逅到跃水而出的长江江豚,便能享受一整天的快乐。
渡船到达,小周踩着斑驳的台阶下楼,坐上电动车。车子压过船板时一声微弱沉闷的“叮咚”,像是他从江南工作中抽离出来的一声告别,第二天的上午8点,他又会准时出现在渡船上,继续着新南京人的渡江通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