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是对治理意识、治理能力的考验。这需要在各个环节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地精准施策,凸显治理艺术和治理效应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引导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在很多人选择就地过节的同时,返乡或出游层面的“国庆档”现象依然可以想见。这不仅意味着交通的压力骤然变大,也意味着疫情防控的担子一下子变重。在这种情况下,稳妥把握局面,将科学精准防控和保护出行需求的关系协调好,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结果,尤为重要。
一方面,在长假到来之际,很多人进入“流动”节奏,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实属正当权利。在辛勤工作之余,人们需要一个假期好好放松心情。由此,积极应对人员流动形势,尽力帮助出行者解决难题,体现出一份深沉责任。这需要各地在疫情防控中,规范执行政策,不乱加码,不搞“附加题”,为群众营造一个安宁有序的“流动环境”。
山河壮美,国人徜徉其间,与祖国母亲深情拥抱,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努力撑起这片风景,让每一个回家和出游的人得偿所愿是民意的呼唤。
另一方面,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松了弦。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节日期间,防疫压力越是大,防疫需要直面的困难也越多。在防疫形势与复杂程度大异于平日情形的氛围中,严格按照防疫政策,扎扎实实抓好各个关口的管控,防止病毒趁虚而入,扰乱防控情势,是重中之重,那种一到节日就有所放松的意识不可有。三年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说明,长假、小长假这类特别时间节点上的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不能有马虎、侥幸心理,否则就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被动局面。
疫情防控是系统性工程,在方方面面考验着防控政策的应用、对纷繁复杂情况的深度“阅读”。这也需要每一个人做好自我管理,为疫情防控机制作出应有贡献。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是对治理意识、治理能力的考验。这需要在各个环节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地精准施策,凸显治理艺术和治理效应,落实好政策、呵护好社会民生。期待这个国庆长假让人轻松快乐,更期待各地政府部门从治理实践中获得更多宝贵经验。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