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入学攻略”来了,请查收
  常州府学大成门 图片来自《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
  吴敬梓塑像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常州府学明伦堂 图片来自《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敬梓》
  《江苏风俗史》
  《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一转眼,已经到了八月底,家里的“神兽”们终于要开学了!

  调整生物钟、采购新文具、检查假期作业……如今,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古人入学也有这么多程序吗?文脉君这就送上一份古代“入学攻略”。

  

  现代快报+记者 张文颖 郑文静

  春季学期、秋季学期,还有冬季学期

  上学的时候,有春季学期、秋季学期,你听过冬季学期吗?

  在古代,农业生产是重中之重,到了农忙季节,人们没空管教学,所以没什么农活的冬天,就成了热门开学时间。

  在汉代,学生入学时间主要有3个。东汉的农事活动专书《四民月令》上,具体介绍了当时的开学时间,是在“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其中,正月和八月这两个开学时间,和现代时间差别并不太大。只是在天寒地冻的农历十一月,学生们还会迎来新学期。

  到了南北朝以后,冬季入学已经成了主流。比如《北齐书·李铉传》中就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

  宋代也是如此,南宋大诗人陆游就曾写过一首《秋日郊居》,虽然写的是秋天的事情,其中却提到一句“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这里的“冬学”,陆游特别写了个注释,说“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差十几岁,也可以是同班同学

  在历史书上,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少年天才,12岁就成了丞相的甘罗、7岁写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骆宾王、14岁就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晏殊……是不是古人上学早,所以小小年纪就满腹诗书?

  事实并非如此,古代小朋友入学年龄是个“玄学”。同一间“小学”的同学,相差十几岁都算是正常情况。

  汉代的礼制著作《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这里的“出就外舍”,指的就是入学读书。据说,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等大名鼎鼎的文豪,都是8岁正式入学。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早早上学,同样相传是汉代人写的《尚书大传·略说》里,就还写到有人“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十五始入小学”。

  后世也有不少知名“大龄入学少年”,写下《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就是其中之一。吴敬梓曾常年居住在南京秦淮河畔,由此还有了 “秦淮寓客”的称号。在江苏文库·研究编《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吴敬梓》里,收录了一首他30岁时写下的《减字木兰花》,在这首词里,他感慨自己“学书学剑,懊恨古人吾不见。株守残编,落魄诸生十二年。”30岁的他已经有12年求学的经历,由此推算,他正式入学的年龄大概已经18岁了。

  儒生的统一服饰,朱熹亲自设计

  从常见的运动服,到标准的小西装,再到定制的汉服……这几年,校服的种类和款式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潮。

  电视剧中的古代读书人,基本都是宽袍大袖,这种衣服一般被称为“深衣”,自汉代就受到文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不过,深衣基本上是种通用服饰,文官、武将、礼官都能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

  南宋时候,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还亲自主

  持讲学。他钻研古籍,考证《礼记》中所记载的深衣款式,又结合了自己的研究,做出了被称为“朱子深衣”的服饰,还详细记在了他的《朱子家礼》。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朱熹推崇的这套深衣立马就流行起来,成为当时儒生的统一服饰。后来还传到了国外,在日韩服饰中有一些礼服上,还能看到朱子深衣的影子。

  不过,官方统一的“校服”样式,还是明初朱元璋设计的。江苏文库·研究编《江苏风俗史》中提到,明初,朱元璋便“诏复衣冠如唐制”,给社会各个阶层规定了标准服饰:当官的用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普通人则用四带巾,杂色,盘领;乐工则要头戴青万字顶巾,系红绿帛带……

  在朱元璋看来,国子监培养士子,将来更是要从中选拔官员,是国家人才的摇篮,所以读书人穿的衣服,也应该像官员们那样有个标准。于是,他下令让工部用玉色绢布制衣,至于样式,则采用了宽袖、皂缘、皂绦、软巾带,形成了定式,称为“襕衫”,发放给国子监等学校的官学学生们。

  考上第一名,奖学金在等你

  在书院读书的学生,家庭贫困怎么办?只要学习成绩好,“奖学金”少不了。

  早在宋代,官府就会给太学的学生们提供饭菜,还有额外津贴,一度达到每个月1300文。明代,不仅管饭、给衣服,还能免除自己和家里人的徭役。这些福利,大多都是生活补助,只要入学,基本人人有份。而“膏火”钱,才是真正像“奖学金”那样,按照成绩给予的奖励。

  所谓“膏火”,顾名思义就是油火。古代没有电灯泡,读书得点油灯,也要花费不少钱,所以膏火钱一开始也是一种补助。不过,后来慢慢变成了书院对优秀学子的奖励。

  江苏文库·研究编《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中,就收录了清末常州著名的书院——龙城书院的“教学大纲”。这份《龙城书院致用经古精舍章程》中介绍,经古精舍是书院里专门讲授经史词章的学院,每年一共有十课。通过考试评选出超等二十名、特等三十名、一等九十名。

  三个等级中,能考上超等的都是“顶尖学霸”,第一名能拿到8000文膏火钱,即便是超等最后一名,也发1600文膏火钱。如果拿到特等,最多1200文钱,最少能有800文钱。评上一等的话,到手的膏火钱在600以内。但是,要是这110个名额里都没有你的名字,那么不好意思,经古精舍这份膏火“奖学金”就没份儿了。

  龙城书院的其他精舍也有同样的膏火钱奖励,靠着这种奖学金机制,不少有才但是囊中羞涩的读书人,也能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一份收入,起码够自己日常花用。所以很多家境不好的书生,往往更加上进读书,积极参加各种考试。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