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诗人如何回应现实与时代
格风诗集分享会在宁举行
  格风新书《雨在他们的讲述中》签售现场

  格风诗集《雨在他们的讲述中》今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后,在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中引发关注。8月21日,由《雨花》杂志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主办,可一书店、建行生活、十八号文学社共同承办的格风诗歌分享会在南京举行。胡弦、黄梵、刘立杆、何同彬、李黎等诗人、评论家分享了他们阅读格风诗集的感受。分享会由《雨花》文学杂志副主编育邦主持。

  格风,本名杜逊贵,曾供职于剧团从事创作,上世纪90年代中期转行媒体工作至今。80年代以降,第三代诗歌运动风起云涌,南京“他们”诗群的主要成员们,倡导口语写作,并身体力行。同一时期,长居南京的格风等一批诗人,深得口语诗歌三昧,写出了风采独具的诗歌。无疑,他们是与“他们”并肩前行的探索者、同路人。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张垚仟/文 牛华新/摄

  让“意象”成为“异象”,获得隽永的诗意

  《雨在他们的讲述中》收录格风近30年来的诗歌作品200余首,内容包罗万象,而语言简朴、风格透明,呈现了当代诗的前沿姿态。

  侧重于日常经验和口语化的写作是格风的诗歌特点之一,省作协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认为,“口语诗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写。”因为口语是实用性的,而诗歌语言是非实用性的,诗人必须摆脱口语的桎梏,从日常语言中独立出来,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在胡弦看来,格风能够很好地将日常事物转化为诗歌意象,并使“意象”成为一种“异象”,让神秘性在词语之间,以及词语所含有的多重意义的空隙中间生发,那种“看似没有”的诗意作为一种深度存在,由此得以被诗句捕捉和固定。

  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梵认为,格风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有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影子,“中国山水画特别注重变幻莫测,而格风的诗歌以及写作逻辑也始终在左摇右摆中,让读者猜不到诗歌下一步将往哪个方向推进,使得诗歌带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想起你》这首诗里,有一个孤立的意象“膝盖以下的反光”,它和前后的意象几乎是处于割裂状态,但是这样一个意象的插入,就像悬念或是禅宗顿悟那样,使得这首诗有了神秘性、多义性或者歧义,诗歌由此带来重新审视日常的新意义。

  裹挟一代诗人的集体精神印记

  《梦都大街》《北京西路的银杏树》《童卫路上的吆喝》……不少南京地名成为意象出现在格风的诗歌中。在诗人、小说家刘立杆看来,这些“落在实处”的意象,恰恰能够体现出诗人处理日常经验的高超能力。格风在面对日常世界时退后了半步,远离了抒情性的语调,熟练地运用反讽等处理方式,将阅读、历史、想象等间接经验引入诗歌写作,使得有限的个人经验趋向于无限,“如果说诗歌意味着自由,意味着对无限的渴望,诗人就需要在与无时无刻的日常发生关系的同时穿透日常。”

  《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谈到,近年来,许多诗人出版了带有写作生涯总结性质的诗选集,格风的这本三十年诗选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呈现出那一代诗人集体印迹的同时,构成了一种总体性和历史感。

  何同彬认为,诗人的使命应当如阿甘本在《何谓同时代人》中所阐释的那样:不合时宜,紧紧凝视时代的光影。“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格风在观察着这个时代的同时,也隐匿在诗歌中,在他关于日常生活的平静叙述中,隐藏着锋利的刀刃,格风以诗人的身份表达了精神深处的激烈情绪以及他对于时代症候的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也成为安放诗人自身的一种方式。”

  “一首诗,可以安慰受伤的心灵”

  作为格风诗集的责任编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觉得,正是因为在媒体这个看似距离诗歌很遥远的行业,格风才保持了对于诗歌写作的渴望,成为了“一位写诗的新闻战士”。同时,也许是由于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格风的长诗不多,写作更多地带有“目击成诗,脱口而出”的特征。

  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写于2016年后,少部分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媒体行业最为兴盛的那几年,正是格风诗歌产量最少的那几年,2016年之后,在几乎忘了写诗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格风又重新开始了诗歌写作。“总体来说,这本诗集是我几个不同时期写作趣味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中间经历了自我怀疑的阶段,诗歌写作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我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对日常经验和个人化历史想象力关系的理解,对诗歌内部关系的处理,‘事实性诗意’的辨认和呈现,全在这本诗集中。”格风总结了自己的创作感受。

  格风坦言,媒体人身份,对于他的诗歌写作而言,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有,也只是从经验的角度告诉他,一位诗人应该如何面对时代,回应现实:“诗并不能拦截恐怖,但可以反抗荒谬,抚慰人类被伤害的心灵,这正是诗歌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媒体从业多年,格风对新闻与材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和捕捉能力。但他始终觉得,很多经验其实还没有办法转化为诗歌,许多一次性的事件尚不能构成记忆,进入不了文本。“真正值得写的东西,它自己会沉淀下来,产生召唤的力量,召唤诗人也召唤众生,诗人对我们的人世要有深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