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2022年无锡《中招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怀仁中学建设“仁”教学文化、“仁”课堂文化、“仁”课程文化
以仁育人,打造“怀仁博爱”好教师团队

  2022年4月、5月,江苏省怀仁中学“四有”好教师团队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研讨两项活动。三年达标期内的青年教师参加了粉笔字书写和主题演讲两项基本功大赛,他们以青春的名义逐梦杏坛,向着理想的教育生活出发,充分展示了初为人师、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以综合育人为目标的“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研讨活动中,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佟柠博士做了题为《如何建设高品质的“四有”好教师团队》专题讲座,她结合生动形象的电影片段,优秀的好教师团队案例,阐述了如何“以项目化驱动集结团队和支持力量,以综合育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团队成员充分交流,为“四有”好教师建设擘画“怀仁样态”。

  近年来,怀仁中学通过建设“仁”教学文化、“仁”课堂文化、“仁”课程文化,以仁育人,打造“怀仁博爱”好教师团队,学校已获评成为锡山区“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单位。

  开展教育行动,建设“仁”教学文化

  每个学生个体性格、认知不同,这就要求教育应从一个模子“批量生产”转化为“定制生产”的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学校在此理论之下积极探寻“以仁育人”之路。

  以仁育人,理解学生的想法。学校倡导教师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平等交流、换位思考等方式理解学生的想法,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才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教育。

  以仁育人,宽容学生的不足。教师树立宽容教育理念,客观看待学生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质疑,理性对待学生的“过错”,接纳学生的人性弱点。在接纳的同时,通过宽容教育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以仁育人,关心学生的需要。教师把关注重点从“我能给学生什么”转变为“学生需要什么”,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如宿舍环境、饮食卫生、日常安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密切关注,塑造温馨的校园人文环境。

  打造美妙课堂,建设“仁”课堂文化

  学校以建设“仁”课堂文化,积极打造“以仁育人:怀仁博爱好教师团队”,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

  优化三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三动”课堂教学是指围绕“问题驱动、主体活动、立体互动”三环节展开课堂教学。“问题驱动”是把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为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同时产生自己的问题。“主体活动”是指学生这一主体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动口、动手和动脑等一系列行为活动和思维活动。“立体互动”是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媒介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达成认知的共鸣。通过“三动课堂”教学研究,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优化校本课程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一和高二学生能人人参与校本课程开设和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有《课程纲要》《课程申报表》《课程教学方案》《课程教学评价表》等,学校主管部门有部署、有调研、有指导、有考核,学生活动成果在实验楼陈列室展示。“金T科技社”和“天籁合唱团”成为了锡山区优秀学生社团,学校社团团建项目成为了锡山区优秀团建品牌。

  优化综合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创新发展。学校专题研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创新培养。每年组织高一学生到宜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高二学生参加系列社会考察活动,三个年级学生在寒暑假完成为期不少于三天的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安排专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每年申报的研究课题和项目有100个左右。在研究时,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融入自然。通过课题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从而体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真谛。

  规划美好人生,建设“仁”课程文化

  规划美好人生,关注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学校制定《学生十项基本能力达标考核》,分别考核学生的书写和演讲能力、课外阅读能力、文娱活动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社会交往与社会实践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体育欣赏与健身能力、健康休闲能力、自救自护能力。每一项能力考核方案中含有目的意义、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考核标准等项目,通过考核后发放合格证书。考核引导教师与学生家长关注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规划美好人生,指导学生生涯规划。“怀仁梦”的核心是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生涯规划助力学生梦想成真。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生涯规划让学生懂得从社会需要出发,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为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校建立了以“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为主导、“生涯教育信息平台”为支撑、“生涯规划实践基地”为支持的生涯教育框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长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助的高中生生涯教育体系;学校坚持高标准建设“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地”,真正把生涯规划教育打造成学校的特色教育。杨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