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3版:2022高招特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三江学院
坚持内涵发展
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三江学院校长
  吴中江
  三江人在三江牌楼前留影
  扫码关注招生网
  三江招生小程序

  今年是三江学院建校30周年,也是三江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全国首批、江苏首家民办本科高校,学校以质图强,坚持内涵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通讯员 吴江 现代快报+记者 戴明夷 刘惠勤/文 顾闻/摄

  师资队伍建设

  培引结合多措并举,打造领军型人才队伍

  为了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数量适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水平一流、基本稳定的教师队伍”,坚持“培引结合”,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领军人才。

  “‘引’是指不拘一格、多渠道全方位地引进人才。针对社会优秀人才,年龄拓宽范围甚至可以延长到65岁。对学校学科发展有利的综合人才,待遇上采取‘一人一议’制,充分尊重人才的价值。多年来,三江形成了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制度,每个人都会签署任务书,待遇设置分为若干档,根据任期内完成任务情况、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因素讨论后通过确定待遇等级。‘培’是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学校打破自有和引进人才的壁垒,实行同任务贡献同待遇制度。针对三江自有人才,学校建立了‘三江学人计划’,也是以任务清单模式搭建的人才管理平台。”校长吴中江介绍。

  学校还通过完善的薪酬体系稳步提升教师待遇,解决员工后顾之忧;通过收入分配建立成长提升机制,扩大分配类型,让员工获得对应报酬。学校实施补充养老金制度,尽可能地缩小和公办校之间的距离,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学校还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办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进修。加上完善职称评定、评奖培优等方式,吸引、培养并留住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例,聚集了国家教学名师、中国楚辞专家、范曾博物馆的终身馆长周建忠,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研究学者徐克谦,散文名师王勇,教学名师吴兵,网络文学作家周丽(笔名赖尔),百家讲坛的授课者刘勃等名师名家领军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三教融合三院协同,形成人才培养新范式

  经过多年探索,三江学院凝练出“三教融合、三院协同”的育人特色,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目标与要求。

  具体如何实现?吴中江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产业教育三个方面展开:在通识教育方面,学校已形成以《雨花英烈精神》课程为代表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以“乡村振兴”为代表的“多链条”实践活动体系,以及以通识大讲堂和经典阅读为代表的“多样化”阅读体系。在专业教育方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开展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推动公共基础课改革,强化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还推行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学校组建了与江苏省支柱产业和新产业密切对接的6个专业集群,其中入选省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2个,江苏省级品牌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产教融合品牌专业2个。”产业教育是指学校还打造了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以此为平台,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吴中江欣喜地看到:“通过该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育人体系不断完备,人才培养范式逐渐形成,人才培养效果初步彰显。”

  近三年,三江学院获得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21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竞赛中获奖1464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400余所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8名、在2017-2021年全国近700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50名。

  未来理想模样

  继承前人的事业,立志把三江学院办成百年大学

  学校目前有5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1500人左右,累计输送近13万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在江浙沪就业,其中80%校友遍布在江苏地区,为江苏和长三角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践行了当初三江学院创办者、老教授们的初心和情怀。”吴中江表示。

  未来的三江学院是什么模样?吴中江展望道:“我们将继承前人的事业,立志把三江学院办成百年大学。”三江学院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牢记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办教育成功的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办充满幸福感的大学;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办地方离不开的大学;坚持追求卓越的办学理想,办特色鲜明的大学,实现一流应用型民办大学的战略目标。

  三江学院:

  全国首批、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学校依托南京名校林立的资源优势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通过校校合作,引进大批教授名师;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了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实习、就业机会多。200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等级,2017年获批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通讯员 曹立明

  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500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学校以“强化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为指导,组建了与江苏省支柱产业和新产业密切对接的六个专业集群,形成了工、文、管、经、法、艺、理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统筹谋划国家级和省级以流专业建设,学校现有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英语、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动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视觉传达设、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学、通信工程、广告学、环境设计;省级品牌专业2个:电子信息工程、新闻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软件工程;2022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智能车辆工程、音乐表演、艺术与科技。

  近三年就业率持续攀升 2021年达98.63%

  学校采用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和毕业生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稳定招聘应届毕业生企事业单位700余家。近三年就业率持续攀升,2021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63%。学校就业工作考核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既好用、又耐用”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普遍评价。办学以来,学校已经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质量人才。

  2022年,学校新增湖北、湖南两个招生省份,招生的省份数量达到24个,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4441人,其中江苏省计划招生2443人,其余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招生1998人。2022年学校省内外招生专业共计49个。具体招生专业和计划请考生和家长登录三江学院招生网(zsb.sju.edu.cn)或招生小程序(微信搜一搜“三江学院”)了解详情。

  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录取原则

  三江学院录取充分尊重每个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录取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对于实行“院校专业组”高考改革省份且第一至第五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三江学院的考生、“综合类(3+3)”高考改革省份且第一至第五专业志愿填报三江学院的考生;未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A志愿(首位置)填报三江学院的考生,第二学期末转专业时,完全满足学生转专业申请。湖北、湖南两省考生2022年只要填报三江学院,第二学期末转专业时,完全满足学生转专业申请。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5)52897064

  招生咨询QQ群:885412017

  学校网址:http://www.sju.edu.cn

  招生网:https://zsb.sju.edu.cn

  主校区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龙西路310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