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名医名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心房“发疯”,后果很严重
专家提醒:30%—40%的房颤病人没有症状,65岁以上人群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徐伟教授(右)在直播间

  房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得了房颤该如何生活?如何与房颤相处?为了切实提高房颤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减少卒中的发生,6月13日下午,现代快报“名医天团”直播间邀请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伟教授,与大家聊一聊安心抗凝、快乐生活,解决大家在房颤治疗中的困惑和不安。本次活动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现代快报+记者 任红娟 梅书华/文 顾炜 /摄

  我国房颤患者达2000万

  徐伟介绍,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房颤作为慢病管理列入了临床路径的管理。房颤在心血管病领域内,是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疾病。房颤的发病率是1.6%,全国一共有2000万的患者,在这些患者当中,发生脑卒中的概率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高危的人群中。

  在我国,发生房颤第一位的原因是年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脏的功能就要发生退化,舒张功能的障碍就导致心房的扩大,就会导致房颤的发生。

  有数据统计显示,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中就有6~7人会发生房颤;到了80岁,100人就有11人会发生房颤;到了90岁的年龄,100人有40人会发生房颤。

  第二位的原因是高血压,如果高血压5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出现房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房颤。

  第三位的原因是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还有一些疾病跟心脏没有关系,但也会引起房颤,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肺心病等。

  心房“发疯”,后果很严重

  徐伟介绍,正常情况下,心脏在有规律地波动,每分钟跳动60—100次,心房和心室就像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一样,心房波动一下,心室就跟在后面波动一下,房室之间是同步的。

  所谓房颤就是心房“发疯”了,它不听“司令部”的指挥,我们正常人的心脏有个“司令部”叫窦房结,心房是听窦房结的指令,“司令部”发放指令以后,心房跟着“司令部”的指令进行收缩舒张。一旦发生房颤,心房不听“司令部”的指挥,心房电活动在心房里面打转转、绕圈,那么这个时候心房是以500—600次的频率在悸动。当心房失去了有节律收缩后,心房里血液流动就缓慢了,心房外面的心耳也就不收缩了,血液一旦在心耳中不流动了,就会带来血液的凝固,就会形成血栓。一旦血栓从心耳脱落到心房以后,就顺着血流进入心室,再顺着血液循环进入我们的全身。如果跑到脑子,就会造成脑卒中;如果到肾脏,就会引发肾卒中;如果到脾脏,就叫脾卒中;如果到了肠道,就叫肠卒中。

  三四成房颤患者没症状,65岁以上要做心电图检查

  在房颤的患者当中,有30%—40%的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患者往往是因为体检才发现自己有房颤的。徐伟介绍,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以及中国2022年最新房颤管理的指南当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房颤的筛查。对一些高危的人群,比如65岁以上,同时合并有危险因素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性瓣膜疾病、心功能不全的这样一部分人群,要注意筛查。75岁以上的人群一旦发生房颤,就是脑中卒的高危人群,所以这些病人如果他有房颤,又没有筛查出来的话,很多就表现为脑中卒,甚至致残致死,真是非常可惜。

  所以,要求65岁以上的人群接受机会性筛查,就是你到医院来做其他检查时,最好做个心电图的检查。75岁以上的人,现在的指南就要求必须接受系统性筛查,每年都必须要查心电图,要看看有没有房颤。随着现在临床上对于房颤筛查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能被发现,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房颤的知晓率,也使更多的患者能更早地接受治疗。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徐伟认为,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7倍,所以就要进行干预。目前唯一得到循证医学证明的,就是抗凝治疗和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介入治疗,其费用比较高,很多病人不能接受。抗凝治疗就是应用抗凝血的药物,对已经发生的血栓进行治疗或预防血栓的发生,它是永远的基石,因为它能够解决绝大部分病人的问题。但是抗凝治疗目前在临床上还是非常不乐观的,因为在我国抗凝治疗的知晓率很低,只有30%多的病人知道抗凝治疗。此外,就是抗凝治疗的治疗率和达标率低,这就导致了临床中很多房颤患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抗凝治疗。抗凝治疗能防止血栓的形成,但如果这个病人有一些出血的高危因素,那么他在抗凝治疗的同时,又会形成出血,所以抗凝治疗是一把双刃剑。不过,通过抗凝治疗,病人获得的好处是97%左右,出血的可能性只有2%—3%,其中在2%—3%当中可能只有1%—2%是致命性大出血。

  临床上,对于抗凝治疗,医生一定会告知病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医生会帮助患者选择一个合适抗凝药物,另外,医生也会做很多细致的工作,把使用抗凝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想办法规避和减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