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强赋红码逼退储户,此风不可长

  为了某个目的而不惜浪费巨大的公共资源,赋红码、逼人就范,提供了一种错误的也令人警觉的“示范”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多位接受采访的储户称,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豫康码显示为“红码”,赋码原因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入境人员”等;但同行赴郑州的非储户人员健康码则未受影响。此外,还有多位未前往郑州的储户在填报信息后被赋为“红码”。看了这条消息,第一反应是,这个红码成精了。

  一言不合先红码,而且精准“分红”,这波操作惊爆眼球。

  根据郑州疫情防控规定,目前低风险地区来郑州只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行程卡和健康码。郑州12345也表示,未接外地来郑赋红码通知。也就是说,对特别人群予以“分红”待遇,于法于规均无据。

  这场闹剧,当然应该先由“始作俑者”纠错,为群众“消红”。但“始作俑者”并没有这样做,这一怪事的压力全部加诸相应群体的身上,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红”。

  澎湃新闻的报道则显示了某种被暗示的“解决之道”:被赋红码的村镇银行储户离开郑州绿码就回来了,留下者则需自费隔离。可想而知,这意味着一系列波折和艰险加身。

  至此,“红码成精”怪事的指向性就颇为明确了。“分红”不过是一种惩罚,想“消红”,那就得闭嘴离开。

  河南一些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发生有日,取不到钱的储户心情可想而知,他们想进行沟通的意图很好理解,而这种“沟通权”也依法受到保护。利用强赋红码的手段将群众“逼退”,这是违法而武断的套路。

  用这种手段“堵死”群众表达诉求的通道,也许能一时获得“效果”,但本质上这是一种缓兵之计、逃避手段,时间长了,依然可能被舆情压力“反制”。此次“分红”事件发生后,国内多家媒体集体跟进关注,不就是人们可以换一种形式表达诉求的明证吗?不就是阻塞沟通渠道反激发多渠道“沟通”、想降温处理反而高温燃烧的明证吗?

  群众的“沟通”压不倒、阻不得,这早已为经验教训所验证,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一事,不过是又一条“领鲜”的教训罢了。

  中央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三令五申听取民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个别地方个别部门,有没有记到心里、表现在行动上?

  为了某个目的而不惜浪费巨大的公共资源,赋红码、逼人就范,提供了一种错误的也令人警觉的“示范”。红码竟然成了“制约”神器,这是对科学防疫政策的不尊重,这是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不尊重,也是对政府部门形象的不尊重。此风断不可长。

  赋红码,绝非一般部门一般人员所能完成。到底谁干了这事,理当有部门出面“认领”,及早纠错,平息纷争。对此事理当严肃问责,以负责任的处理结果回应公众的关切。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