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2022高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江苏高考作文题考了围棋三个术语
本手、妙手、俗手, 要你写会怎么出手?

  6月7日11:30,高考语文考试结束。江苏实行“3+1+2”新高考模式,语数外由教育部统一命题。2022年江苏考生考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水作文

  何妨俗手?  □洪劬颉

  你不得不承认,“妙手偶得之”,“妙手”人人都想,但得之者少之又少,且常常在“偶尔”之间。纵观人之一生,为了极致的成功,臻于妙境,我们不得不在“本手”中学会改变,在“俗手”中学会改进,在“妙手”中学会沉静。

  人生如棋,棋局似人生。围棋的奥妙正在于一个“围”字,对弈双方攻守之间,转守为攻,转攻为守,犹如顺逆之势,从开局之初的一个子儿也没有,到最后一子定胜负,全在于一招一手一子之间的拿捏,放在哪里,在哪一步放,放错了怎么校正,在对弈的瞬间,要当机立断,而不能优柔寡断,忸怩不安,踌躇不定。

  人生的智慧便在于,世界纷繁复杂,我心不能繁复,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对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做出选择。仓桥物三说:“生活只有通过其形态才能发挥真正的生活性。”生活的复杂就在于,我们学的是“本手”,想的是“妙手”,而出的却往往是“俗手”。

  又正如托马斯·索维尔所说的“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犯错是容易的,坚持错误也很容易”,只要是人,便会“俗手”,关键是我们下出了“俗手”能不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俗手”,能不能及时止损,不让这个“俗手”真正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全局。比这个还坏的是,我们明明出的是“俗手”,却自鸣得意,自以为是“妙手”,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提醒、示意和建议。比这个还要糟糕的是,我们被别人指出了“俗手”,不思改正,不思改变,而是怪罪于“本手”,延及那个教你“本手”的人。人生学的都是“本手”,合乎道理,方法正规,但往往都是书本上来的、老师教的,到了具体情境中时,才会出现“俗手”和“妙手”,而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才能真正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洛奇:永远的拳王》中有一句话:“你承受打击和坚持前行的能力,这才是取胜的关键。”而这是将“俗手”转化为“妙手”的关键,不是要悔棋,而是在“俗手”之后“痛定思痛”的反思,“不思而思”之后的“妙手偶得”。

  真正的“妙手”是十面埋伏,是一招致胜,是一剑封喉,是战略震慑。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有《愚公移山》中愚公的精神,通达而乐观,坚信“子子孙孙”,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放在那边放一放,不必非要求出什么“本手”“俗手”还是“妙手”。“俗”“妙”二手之间的转化,需要唤醒我们的人生智慧。奥古斯丁说:有一种“教”是通过“唤醒”进行的,而且是非常重大的一种。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唤醒我们的自知之明,唤醒对“本手”的坚守,那是对常识的自觉认知和对道德的自觉遵守。“本手”的基础性便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唤醒的手法,让你能够去反思,能够去模仿,能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常规路径和常规步骤,如果失去了这个“常规”,也就失去了所谓的“自知之明”,在“俗手”时有自知之明,有反思之意,有改变之念。

  作者

  简介

  姓洪,名超,字劬颉,人称洪劬颉。智慧作文倡导者。南京市最美防疫教师志愿者、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连续19年写作高考下水作文,持续引起强烈反响。

  链接

  柯洁解读“本手、妙手、俗手”

  全国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的作文题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对于这三个围棋术语,柯洁有着自己的解读。在高考作文题公布后,柯洁在个人社交网络表示:

  “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妙手”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数对局中往往并不常见 ,很多人在对局中经常会过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而忽略全局思维的错误。

  想下出真正的“妙手”,必须在平日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训练才可能完成真正卓越的“妙手”。据澎湃新闻

  2022年各地高考作文试题(部分)

  全国甲卷

  《红楼梦》 众人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何启示?

  全国乙卷

  结合“北京:双奥之城”相关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全国新高考Ⅱ卷

  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北京卷(二选一)

  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天津卷

  关于“烟火气”的思考和感悟

  浙江卷

  浙江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