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张謇做到了
  张謇故居南通濠阳小筑
  惜阴书院
  南通博物苑

  四十不惑

  人生还能打开新的可能?

  四十不惑,人生还能开启新的可能?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张謇。

  42岁,是他人生的分水岭。

  成为状元之前,他一次次奔赴笔墨的“战场”,屡败屡战。一鸣惊人之后,他办实业、做慈善、修水利、建博物馆,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理想。

  回首向来萧瑟处,还好没放弃。

  张謇的故事,收录在江苏文库的《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张謇传》《江苏地方文化史·南通卷》等书中。

  

  现代快报+记者 刘静妍/文

  刘静妍 钱念秋/摄

  神童也勤学苦读

  海门常乐镇,12岁的学童张謇与老师宋蓬山对坐。

  老师:“人骑白马门前过。”

  张謇:“我踏金鳌海上来。”

  老师微微颔首,不由得细细打量起这个稚嫩的娃娃。

  张家只是个普通人家,靠着贩杂货、种地维持生计。张謇的父亲张彭年读过一些书,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天资不凡的四儿子。因此,他特地邀请了西亭名士宋蓬山来家里授课。

  宋蓬山经常带着小张謇回西亭,参加西亭诗社的活动。诗社神童就这么出道了。

  后来宋蓬山去世了,张謇就到通州西亭宋氏家塾就读。他非常努力,夏天蚊子肆虐,他就把双脚放进坛子里,这么一来,蚊子叮不着,就能安心读书了。睡觉时,他把辫子夹在枕头上,一翻身,头发被扯得狠了,他就会疼醒,一清醒就爬起来读书写字。

  15岁那年,张謇走上了科考之路。那一年,他在州试考了200多名。这个成绩,招来老师宋璞斋一顿苛责:假如一千个人应试,录取九百九十九个,有一个不录取,那个落榜的人一定就是你!张謇铭记在心,他在自己房间里到处写“九百九十九”,更加没日没夜地苦读。在接下来的院试中,他被录取为二十六名附学生员,正式晋级成了“秀才”。

  和蚊子斗争、跟瞌睡虫争分夺秒、考砸了被老师训斥、偶尔显摆显摆小才……以上种种,是不是像极了上学时候的你?

  工作也不耽误学业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年轻的张謇外出谋生。同治十三年(1874),通州知州孙云锦调任江宁发审局。张謇受邀担任文书,开启游幕生涯。

  工作的同时,他仍不忘学习、备考。在江宁,他投考惜阴书院,被录取为第一名,结识了很多名家学者,古文书法等方面能力大有长进。

  两年后,他又担任淮军统领吴长庆的机要文书。吴长庆以儒将著称,他给张謇建造了5间茅屋,供他读书和工作用。这段工作经历长达十年。他初露军事外交才能,引起朝廷大员翁同龢(hé)等人的关注。

  吴长庆病逝后,幕宾星散。张謇和“前同事”袁世凯决裂,谢绝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伸来的橄榄枝。他决心沉淀一下自己,回乡苦读,准备继续走科举入仕的路。

  光绪十一年(1885),33岁的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了第二名,和副考官翁同龢建立了师生情谊。

  然而,乡试之后,进京赶考的会试之路没有那么好走。往返走了好几程,却总是铩羽而归。彼时的他,没有在挫折中沮丧退却,而是积蓄着更大的能量。

  四十为断?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遇到转折点。

  科举考试三年一度,但也有一些加设的恩科。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就特设了一次恩科。此时的张謇已经虚岁42了。

  回首26年的科考历程,顺利考上秀才,此后一路坎坷:乡试参加了6次,会试参加了4次。那么,摆在面前的这第5次会试,还要去考吗?是“四十为断”,到40岁还考不上就另谋出路,还是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张謇很迷茫,面对接连的挫败,多少有点心灰意冷。但他的“后援团”很坚定。这个强大的“后援团”,就是他的家人。

  三哥张詧(chá)听到恩科的消息,立马写信请父亲劝弟弟再考一次。迫于父兄之命,张謇只得打起精神,带上借来的考具,再赴那个折磨了他半生的“战场”。

  结果,这一次,会试、复试顺利通关,殿试又因翁同龢推荐,最终取得第一甲第一名。

  新科状元张謇骑着高头大马,在仪仗队护送下,回到南通州会馆。“状元及第”的匾牌也被送往金西三姓街的张氏宗祠。

  拒绝躺平

  状元及第之后,42岁的张謇没有选择躺平,而是继续披荆斩棘前行。他用后半生30多年,完成了很多人几辈子都干不了的大事。

  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他就放弃了养尊处优,走上一条从未预设过的人生之路,也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崎岖山路。在这条山路上,他寂寞地艰难跋涉,奋力拼搏。

  他高举 “实业救国”大旗,以大生纱厂为依托,20多年中不断办企业,先后创办数十个,且门类众多,涵盖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水科、盐垦、金融、通讯、文化、慈善、公益、城建等,应有尽有,构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大生资本集团。

  除了叱咤政坛、实业救国,他在教育文化、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也很有建树。他一生创办或参与创办各级各类学校数百所,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博物苑——南通博物苑。

  他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