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在南通通州金沙湾大桥两侧,滨水小游园初见雏形。散步踏青的游人如织。很难想象,这生机盎然的小游园,原先是沿河排放污染的企业“聚集地”。痛定思痛,通州壮士断腕,护蓝天、保碧水、建净土,深入打好“污防攻坚战”。短短几年,通州全域迎来生态“蝶变”。2021年10月,通州上榜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破而后立,铁腕治污还原碧水蓝天
说到通灵桥,每一个老通州人都不陌生。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11家企业化工、印染企业聚集。多年来,企业用暗管偷排等方式污染环境,成为通州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
不生态就淘汰。2017年,通州将通灵桥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年度“263”专项行动重点工程之一,仅用半年时间,11家企业全部拆除。与此同时,通州对通吕运河两岸进行生态修复,把原先化工集聚地打造成环境优美的百姓休闲景区。
水清了,岸绿了,蓬勃的生机在通吕运河内回归。“多年不见的河蚬也回来了。”这是家住通灵桥附近的市民吴女士曾经不敢想的。如今的运河两岸,绿树成荫,鸟鸣啾啁,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
这11家化工污染企业拆除的背后,彰显出通州铁腕治污的强大决心。目前,通州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打造生态样本河道410条(段),城区实现无黑臭水体,144条农村黑臭河道得到了高标准治理。
亮眼“通州蓝”,绘就最美天际线
通州区兴仁镇毗邻机场和多个高架道口。独特的交通优势吸引了众多工业企业在这里落户,成为通州区关键的工业重镇。这也让这里的大气环境治理困难重重。
“兴仁镇地处通州城区的上风口,那里的排放如果不削减的话,城区的空气质量也不会好。”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朱菊红坦言,为此,通州以兴仁镇为试点,开展区镇联动治气。兴仁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率年度同比增长三分之一。随后,通州复制“兴仁治气模式”,构成乡镇治气动态闭环,助推全区空气质量改善。
3月14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月份全省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通州以PM2.5浓度下降2.9%,位列第一。“对通州非常满意,生态立区成为示范,城乡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市第一,成绩来之不易。”在2022年南通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王晖这样“点赞”通州。
重拳出击,环境治理凝练“通州智慧”
2018年1月至4月间,通州一企业将2000多吨危险废物倾倒进了长江支流新江海河内,导致周围环境遭受巨大损害。案发后,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立即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工作。最终,企业共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近一千万元。这也是南通成为江苏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试点以来,全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
“2018年起,我们通过司法联动、南通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07起,收取生态损害赔偿金1804.33万元。”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朱菊红介绍说。
经过近几年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通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通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12个市考以上水质断面达标比例和优Ⅲ比例实现“两个100%”。创成全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永远在路上。”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健表示,近年来,通州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打造工业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州样板”。
陈莹 花宇 吴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