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6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车应龙的翰墨情缘
  《西藏老兵》
  《龙》
  《如意》
  《寄情》
  《知足常乐》
  《杜牧诗 山行》
  《苏轼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学海千帆云霞起凤,春风万里翰墨腾龙》
  《自作五言古诗》作于1977年,1993年毛主席纪念堂特邀书写并收藏
  《童心》
  《龙腾虎跃,富国强军》
  《高鼎诗 村居》
  《高适诗 醉后赠张九旭》
  《陈毅诗 青松》
  《功崇唯志》

  车应龙

  

  原名宗科,1934年6月出生于江苏仪征,祖籍扬州。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渡江战役。1961年赴西藏,在西藏部队38年,现离休在南京。曾任西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1年。对中华古文字、古诗文、民族音乐有广泛学养。碑帖兼修,五体皆擅,可随情着墨,依意生情,书写不同风格的作品,是当代少有的高龄实力派军旅书法家。作品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有碑刻于翰园、神墨、华东、圣泉等多处碑林,并流传至英、美、日、韩、加、澳等国,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曾受聘于南京多家书画院名誉院长、顾问、中国台湾中华艺术学会艺术顾问、新加坡神州书画院高级荣誉顾问等。2021年被埃菲勒斯世界之最、吉尼斯亚洲之最国际评审授予“亚洲行草一支笔”称号。作品名录汇入《当代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选》《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诗词家大典》《世界名人录》等百余部典籍。2004年被原南京军区授予先进老干部荣誉称号。

  □伍先飞

  

  车老五体兼修,以行草书为长,可随情着墨,笔墨中辉映出生生不息的精神。

  车老质朴谦逊,虽然已耄耋之年,多有病痛,但耳聪目明,尚未龙钟,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中国书坛老劲松。

  一

  车老之所以登上书法艺术殿堂,首先得益于他幼年勤学和童子功夫。

  1934年6月,他出生于长江北岸的江苏仪征十二圩镇。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要求学生每天临帖写十六个大楷,每周用小楷工整书写一篇作文、两篇日记,他都认真完成。当时,他主要临写欧阳询的《九成宫》,也常与其他同学互换字帖,这样,又临写过颜、褚、柳、赵和黄自元、陆润庠等名帖。他对书法极有悟性,所写的大楷经常被老师张贴在教室里示范,并夸他“写什么像什么。”这样,他对书法兴趣盎然,书法艺术这粒种子,被无意间播进了他的心田。

  1949年3月,车老还不到十五周岁,就去扬州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渡江战役后不久,他被选派去学医学检验,从此医学检验就成了他直至离休的事业。

  1961年,车老进藏后不久,西藏军区召开庆功大会,医院政治处拟了大约300多字的贺词,嘱车老书写。他用隶书写了全文,与会者对他的书法非常欣赏。

  由于他对隶书的热爱,曾购得《中华古代书法经典隶书卷》和其他隶书字帖,通读后,赏识到自秦简直至清代的隶书,曹全的秀丽,张迁的厚朴,石门的奇纵,好大王的古拙,邓石如《敖陶孙诗评》的大气等,都被他吸纳,化染于自己的隶书创作之中。

  后来他学了篆,在他的隶书融入篆意,写出了现在富有个性的隶书作品。

  在学习书法史中,对于隶书和书法诸体的形成,车老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甲骨文发展为两支,一支是以曲线为主,发展为金文(大篆)、小篆,因不适合平常书写,现在多作字源研究和艺术欣赏;另一支是以直线为主,发展为古隶(简、帛书)。古隶又分两支:一支发展为蚕头雁尾,所谓八分,如《曹全碑》,以至章草;另一支继续以直线为主,如《好大王碑》而至今隶,即楷书,以及行书,今草……狂草。

  二

  真正影响车老书法艺术追求并决定他书风走向的,是著名书法大家武中奇老先生。

  1974年,他休假回到南京偶见武老书大字行草,使他为之一振,流连忘返。第二天,妻妹瞿涤就带着他去武老家拜望。

  武老见到他写的行草书稿后,第一句话就说:“你还是把楷书写好吧!”

  当时,武老还没有出版书法作品集,但他知道,武老楷书根基在魏碑,回家后,就买了《魏碑选字帖》,他还购得武老曾经临写过的《郑文公碑》《泰山经石峪》和曾见到武老用毛笔双钩的李瑞清《尉夫人墓志铭》等碑帖临习。由于他少年受唐楷影响,后又潜心隶书和魏碑,他的楷书融汇了魏、唐和隶的笔意,形成了自己风度。

  武老写草书,速度并不快,有时和写楷书差不多,在转折时笔力千钧。武老不故意而是在书写中自然形成的枯湿浓淡。车老经过数次观赏武老挥毫,逐渐能从武老的书法作品和书法集中看出其如何用笔,可以模仿其笔势。

  开始武老不让他接触草书,主要是希望他把楷书底子打好。当时市场上没有古代草书字帖,直到他即将返藏的时候,武老才把自己珍藏的孙过庭《书谱》取出来让他临摹。车老用了两个夜晚,将半透明的纸覆盖在帖上全部摹好,老岳母见他夜半未眠,催他睡觉,他也未歇。第三天,他将摹好的书帖送还给武老审阅时,武老见他摹写得一丝不苟,连声说“好”! 临别时武老书毛主席诗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赠与他励志。

  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车老启发很大,从此他在武体基础上开始求变,书法上与古代草书大家和篆隶等元素融合,文学上多读古代诗文词赋……逐渐形成自己行草书面目。

  三

  上世纪七十年代,车老还没有一枚名章,他看了一些篆刻入门等书后,便买了刻刀,自刻了阴阳文两枚名章和闲章“山中草”。

  学治印必须学篆书。车老认为,学篆对隶楷甚至行草字形掌握和用笔都有帮助。有志于书法者,真草隶篆都要涉足,学篆知字源,学隶知厚朴,学楷知正直,行草知活跃。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专入一体或数体,当有所成。

  车老从小敬畏汉字,他在数十年学习与创作中对书法艺术有不少个人见解。

  车老欣赏“到位”与“味道”这一说法。所谓“到位”,是基本形态笔法,是技的范畴,而“味道”则因各人情愫的不同,而进入“艺”了。“到位”要有基本功夫,“味道”需要诗情画意。车老认为,只求“到位”而无“味道”,则有匠气;只求“味道”不求功力,可能是当代“丑书”的根源吧!

  对于书写,还有一个“随意”与“故意”的问题。“随意”是文气的自然流露,是人们胸有成竹后随意书作;而“故意”则是故弄风骚,是脱离法度的约束,故意用大小、长短、浓淡、轻重的变化,甚至用字形变异来冲击观众的眼球,使正直的人产生厌畏。至于那些或暴戾乖张、或故装童稚等杂耍文字,其实都不是艺术而是糟蹋汉字了!

  他曾提出“汉字是根本,书法艺术是灵魂”的关系。对曾经在书坛上谈论的“形式和内容”的认识是:所写的诗文为内容,而书法是形式,形式必须与内容相一致,书者应随着诗文的意境而生情,再入笔墨点画。

  车老常以字观人的性情:端庄守法,一丝不苟者是勤学朴实之人;行笔疾速、飞动多姿者必是才华横溢之人……他认为书迹与秉性有关,但不能以字辨忠奸。

  车老年轻时学过一些乐器,对音乐理论及和声学亦有了解,钟情二胡曾登台独奏。从而,车老总是把书法和音乐相比较。音乐是用不同的旋律节奏以声音传情,但首先要把握音准,否则便是噪音。书法也一样,离开了字的形态,仅是涂鸦,那就不是文字。

  为了写好每一幅作品,车老在每接受到一个新的书写内容时,就好像作曲家接到歌词要谱曲一样,首先熟悉词的内容,再考虑选什么字体、用什么笔调书写。他认为,书法家应当是作曲家也是声情并茂的歌唱家。

  四

  书法作品是书家知识、修养、技法的综合体现。车老爱读一些古文诗赋,经常在梦中边背诵边画字。车老还是有诗心的书法家。他写诗自遣自娱,多不敲平仄,很少对外发表,曾为毛主席纪念堂撰书五古长诗。经人推荐并邀请,他曾选送十多首诗词,载入了《中国诗词家大典》。

  对于索书者送来的新的诗文,车老常要查典籍,寻出处,知情义,得意境,然后创作出人们喜爱的作品,这也是他不懈的追求。

  车老离休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他所挚爱的书法艺术之中。他常说,过去在部队从医技,是用技术为人民服务;现在离休了,要用书法艺术为人民服务。

  车老待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颇具儒雅之气。赏识车老书法艺术的人常说,从他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三重境界,即书法艺术之美、诗词文学之趣、人格魅力之熏陶。车老经过大漠风沙、高山峡谷、广袤高原,在西藏38载,历千山万险,这些大美对他的书法修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位资深的书画家参观其书展后称其书法可见四气:大气、正气、和气、雅气。

  现在,他仍然黎明即起,笔耕不辍,在艺术上继续追求,真可谓是“岁月如流笔逾健,人至耄耋仍攀登”。车老还有志于在晚年继续回馈时代,奉献人民,多留些继承传统并富有新意、有个人面目、堂堂正正、能显示时代精神的作品。(文章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