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8版:艺+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陶白的遗珍(二)

  □萧平

  我不能确知陶老的艺术收藏始于何时。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向南京博物院捐出了第一批书画和文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读书和写作的间隙中,寻觅于书摊画肆和文物店,沙里淘金,一件件淘出来。用的是他的薪金,更用着他的真情、心力和智慧。他把这些选来的“宝贝”,轮番悬之壁端,置之案头,看着、品着、赏着、摩挲着,同时联想着、琢磨着、赞叹着……这是他与历史的相会,与艺术的对话。

  对于艺术藏品的欣赏,与他的读书一样,都是他密不可分的精神伴侣,他从中时能获得新知、新感觉,甚至发现新天地。由会而悟,由探索到发现,更转化为了他的思想和行为的一部分。他所崇拜的鲁迅先生大约也是这样的,在居北平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琉璃厂。这似乎是一种癖,但不是俗眼认定的“玩物丧志”。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癖便是深情所寄,是智者的法则,是温故知新,是古为今用。

  对于“古为今用”,陶老有精辟的见解。他说:“我们研究一切古典的东西,不是为古而古,如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一样,是为了用,为了人生。”对待古代文化遗产,他以为起码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必须首先采取谦逊的态度,尊重古人,尊重古人的精神劳动。而不是俨然以法官自居,滥用法律,拷问古人”;其二,“对待遗产的态度,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批判,而不是相反。继承是目的,批判是方法。所谓批判,就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撷其精华,弃其糟粕。”(见《陶白文集》“略论古为今用”)

  他藏有郑板桥画石横披,钤有“松禅过眼”是翁同龢收藏过的真迹。板桥自题曰:“欲学云林画石头,愧他笔墨太轻柔,而今老去心知意,只向精神淡处求。”可见是晚年炉火纯青期的佳制。这幅画,上世纪60年代我就见陶老挂在书房里,每有同好来访,他总不免说上几句,可见爱之甚切。后来读到他的一篇文章《郑板桥论做学问》,才知他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录有《郑板桥二三事》。他总结板桥做学问的四个方面:立志、务专、刻苦、知难,只八个字,十分精当。他说:“板桥死去已近两百年,他的思想体系,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对此点不必苛求。愿学板桥诗文书画者,亦不必像板桥的诗文书画,不愿学板桥的诗文书画者,亦可欣赏板桥的诗文书画。不管是学习、欣赏板桥的诗文书画,板桥对做学问的见解,还是如何做学问的方法,对我们都是值得学习和深思的。”(见1962年《雨花》第4期)

  50年代,陶老收到清代康熙年间江宁知府陈鹏年的行书诗轴。陈氏有“青天”之称,是位为民请命、刚正不阿、大气凛然、深得民心的清官。“孤灯此危坐,抱膝一长吟。陋室存天地,青山自古今。”诗中的句子深深触动着陶老,他开始翻觅历史,终于写出了《陈鹏年在南京及其有关事略》一文(见《陶白文集》),为江苏史志特别是南京地方史志揭开了尘封已久的一页,即对今天,不是仍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吗?

  还有一帧清代淮安画家边寿民的墨荷妙品,大约是“文革”后期他被贬流寓扬州时所得,在陶老的晚年,是一直悬之会客室中的。边氏在画端鲜明地题写着四个字“一尘不染”。这一尘不染的荷,与主人的襟怀相投合,相辉映,鉴物明志,我是深有所感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