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发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4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建设“两中心三高地”提升产业竞争力

  快报讯 4月20日,江苏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省委书记吴政隆、省长许昆林分别作出批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并讲话,副省长马欣主持会议。

  吴政隆强调,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融合发展、区域协同,不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许昆林指出,要认真贯彻省委部署要求,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和新型业态发展壮大,聚焦市场主体培育、重大项目建设、知名品牌打造,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张爱军对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安排,要求紧扣重大战略构建新格局,注重强基固本强化新支撑,聚焦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整合资源要素释放新活力,加快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顾星欣)

  第四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出炉

  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江苏文化产业越来越强!4月20日,江苏省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南京召开,第四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正式出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勇宣读了名单。

  据悉,2021年,江苏8611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2539.7亿元,初步预计,202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

  为引导江苏省民营文化企业健康成长,做大做强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省工商联等部门联合组织了第四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申报工作。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部门会商、对外公示等环节,评选认定第四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江苏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名单如下:

  江苏稻草熊影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首屏商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紫光云数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网觉软件有限公司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银都奥美广告有限公司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众乐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圣世互娱影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闻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易视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捷成华视网聚(常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灵通展览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裕同印刷有限公司

  江苏姑苏园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友谊时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仙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顺泰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笛莎公主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

  镇江悦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江苏文化产业未来式

  未来几年,江苏文化产业将如何发力?4月20日,江苏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南京召开。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

  江苏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5800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5.01%,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

  8611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39.7亿元,新兴文化产业营收比重达24.7%,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1+4”文件描绘未来蓝图

  1个行动计划

  印发《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

  4个方案

  印发《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

  审议《扬子江创意城市群建设实施方案》

  审议《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江苏行动方案》

  审议《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

  愿景:“两中心三高地”

  《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6%。

  建设“两中心三高地”

  积极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中心

  文化创意设计中心

  建设有竞争力的内容生产高地

  文化装备制造高地

  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围绕空间布局优化、市场主体壮大、文化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发展、文化金融合作、载体平台提升、文化市场开拓和人才队伍培养等“八大行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等20项重点工程。

  到2025年——

  ●推动5个以上城市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培育20家百亿级、200家十亿级文化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突破1万家。

  ●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对文化产业贡献度超30%,培育5条重点数字文化产业链。

  ●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电影票房全国占比达到10%,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收入达到600亿元。

  ●建成500家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新增40个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建成2个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建成2家以上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

  ●省级文化产业基金总规模突破300亿元,文化上市(挂牌)企业超100家。

  ……

  空间布局:“三轴一圈”

  三轴

  扬子江创意城市群

  至2025年,沿江八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全国贡献度超10%。

  

  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把大运河江苏段打造成体现世界风范、彰显中国气派、具有江苏特色的文旅“美丽中轴”。

  

  沿海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到2025年,南通创建国际版权产业示范区,盐城打造国家滨海湿地特色旅游城市,连云港建成山海文化创意名城。

  一圈

  推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朋友圈”。

  到2025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对长三角区域贡献率超过40%。

  亮点解读

  “美丽中轴”串点成线

  江苏打造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

  一条河尽显江苏之美!作为具有江苏特色的“美丽中轴”,大运河江苏段如何建设?4月11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有什么重点内容?4月20日,江苏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就《方案》进行了说明。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预计到2025年,江苏将沿运河建成1至2个彰显大运河文化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2个左右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6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打造成令人向往的中国大运河旅游首选地。

  以运河为美丽中轴线,构建特色文旅空间

  大运河的美该如何展示?《方案》表示,将营造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轴的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空间,将沿线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连点”“成线”“组网”,促进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整体保护和塑造。

  同时,运河遗产综合展示体系也将更加健全,建设提升专题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非遗馆等展示设施,培育主客共享的运河文化空间和旅游“网红打卡地”。

  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5G大运河”玩转智慧文旅

  大运河沿线未来怎么玩?《方案》表示,将培育彰显运河“水+文化”魅力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以运河世界遗产景区、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为载体,加强区域文旅资源整合与产品开发,培育一批符合境外游客需求和消费习惯的精品旅游区。

  同时,承载运河记忆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也安排上了。未来,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运河小镇和美丽乡村也将打造形成,打好“城市+乡村+景区”组合牌,水上人家、农耕人家、渔户人家等精品民宿将集聚式发展。

  科技赋能,多项智慧文旅项目也将改变我们欣赏运河美景的方式。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你可以体验“5G大运河”,在展厅里乘风破浪、纵横运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运河数字化展示等智慧文旅项目,等你来看。

  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打造“江苏样本”

  大运河该如何保护传承利用?《方案》称,将加大运河遗产挖掘保护力度,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推进大运河沿线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

  将重点做好清口枢纽、泗州城、寺墩、顺山集、铁瓮城等遗址保护和考古研究项目。提升扬州城、鸿山、龙虬庄、阖闾城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推进淮安板闸、狮子山楚王陵、淹城、草鞋山、隋炀帝墓等遗址公园建设。实施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工程,推进扬州、淮安建设大运河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保护是为了更好传承利用。江苏将推动运河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创新沿线传统工艺、戏曲剧种、曲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武术杂技等非遗保护传承方式,加强省级非遗创意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衍生品开发,拓宽非遗传播领域。未来,你可以在扬州逛一逛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在淮安看一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在景区内深入感受非遗魅力。现代快报+记者 张然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