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热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4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续订费近千万,中科院停用知网?
“用不起”的知网再次被送上热搜,网友质疑其涉嫌垄断
  视觉中国供图
  南京某高校的知网订购费用 网页截图

  近日,“中科院因千万订购费暂停使用知网”的消息将知网再次送上热搜。此前,九旬老教授赵德馨因自己的百余篇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打官司维权,就曾引发网友讨论,不少人质疑“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知网的订购费用过高是否属实?是否涉嫌知识垄断?现代快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代快报+记者 陈子秋 李楠 综合澎湃新闻、红星新闻、长江日报等报道

  续订费用近千万,中科院停用知网?

  4月18日,多条知网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网友就“知网涨价是否伤害了科研环境”“中科院回应停用知网”等话题展开热议。

  根据网传的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通告邮件截图,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即日起,CNKI科技类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无法下载。该通知落款时间为4月8日。

  网传通告邮件中称,2021年,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达到千万级别,该数据库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2022年,在多轮艰苦谈判后,CNKI数据库依然坚持接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并在成员数量、单家价格方面条件格外苛刻。

  通告中还表示,根据上述情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中科院是否要停用知网?4月17日,中科院一位老师向红星新闻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数据库。”至于未来是否会恢复对知网的访问,该老师介绍,“现在不好说,至少今年应该是没有这个计划了。”

  上述老师介绍,目前中科院研究所已开通万方数据库(增强版)、维普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以后可以用万方和维普替代,应该80%的文献都能替代,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传递等方式。”

  澎湃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中科院某研究所内部邮件显示:“因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22年未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就集团总费用、集团订购模式达成,自4月15日起将不提供CNKI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下载服务,目前给出的替代方案是采用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二据库,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但据中新经纬报道,“知网回应被中科院停用:不属实”。报道称,知网方面回应称,上述消息“不属实”。另据九派新闻视频18日报道,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没有暂停,合作将于4月20日到期,正在谈下一轮的合作。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知网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天眼查显示,中国知网项目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由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100%持股。同方股份财报显示,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已形成“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一系列产品。

  2020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51.30%。

  被指高额订购费:

  多所高校今年知网订购费用达百万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高校因订购费用过高要暂停使用知网并不是第一回。已有至少6所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原因均是知网涨幅过高。

  现代快报记者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搜索发现,在2022年的采购公告中,全国多家高校的知网订购费用支出都高达百万元。其中,南京可查询到的几所高校中,基本订购费用都在50万元以上,其中至少两所高校订购费用超百万。

  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其他数据库的订购价格,知网的订购价格明显更高。武汉工程大学的2021年电子资源采购项目成交公告中显示,知网的订购成交费用为43.15万元,万方数据库订购价格为11.1万元,维普数据库的订购价格为6.59万元。

  也有高校在公告中写明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原因:知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包含8000余种期刊、400多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论文,700多家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00多种报纸,以及国内外会议专利、标准、科技成果等40多种网络数据库。

  多名高校在校学生告诉记者,在进行文献检索时,一般会使用知网。有同学表示:“知网的内容比较全,进行检索比较方便。”记者注意到,许多论文在进行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等研究时,都会使用在知网检索的数据结果。

  著作权纠纷:

  百篇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九旬教授维权

  此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获赔70余万元的消息曾引起网友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2021年12月,中国知网在发布的说明中对赵德馨教授道歉,并表示将妥当处理赵德馨教授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根据长江日报的报道,4月18日,赵德馨教授表示知网至今并未与他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

  赵德馨教授的维权事件后,曾有不少学术界人士表示:为何明明给知网等智库输入内容的是他们这些搞研究的,但他们却还要花高价费用去订阅,甚至还会被侵犯著作权。

  4月18日,现代快报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发现,与知网相关的搜索结果有1556篇文书,其中大多数是知网与他人的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记者看到,相关案件中不少都是因为知网未获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就将其论文放入知网数据库,并以此进行营利,侵害了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

  同时,天眼查显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被诉的开庭公告有968条,曾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而被起诉540次,曾因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而被起180次。

  知网可能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垄断

  被擅自上传论文、下载自己的论文还要付费、难以议价不得不支付高额订购费用……知网是否构成垄断?

  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3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一司回复网友“中国知网是否涉嫌垄断”的留言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核实研究。

  南京一位竞争法研究领域的法学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根据目前的一些信息,知网是有可能构成垄断的。该教授分析:“根据目前知网的论文储备量和独家授权论文数量,其在客观上拥有市场支配地位,如果知网利用其支配地位,不合理不恰当地赚取暴利,同时定价明显偏离价格标准,那么就可能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从而构成垄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原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理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教授表示:“知网是否构成垄断还需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行认定。相关的个人和机构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获得赔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