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验码”到“扫码通行”,看似微小的变化,却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大作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扫码通行”既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溯源排查的需求,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群众的应用便捷。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截至4月17日0时,南京市已部署扫码点位38.4万个,累计扫码识别1.19亿余人次。其中,“场所码”扫码识别8828万余次。
通讯员 宁公宣 现代快报+记者 顾元森
“亮码核验”与“精准打卡”结合,满足多样需求
“这是实名申领、唯一且不变的二维码标识,申领成功后,请张贴在健康码查验处。” 4月初,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新街口派出所民警胥传华深入责任区内写字楼、商场、医院等场所,指导场所相关负责人申领“场所码”。
2021年8月开始,市公安局逐步建立相关信息系统,按照“应扫尽扫、全面覆盖”的要求,在要求查验健康码的场所,部署闸机式或立柱式专用设备扫描“苏康码”,推行“定点扫码”措施。新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进一步助力科学防疫,提升市民出行效率,3月31日,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3号通告,在全市迅速推广疫情防控“扫码通行”措施,推广应用“场所码”,实现“动态扫码”。
场所负责人可以自主选择申领并张贴“场所码”,引导通行人员使用“我的南京”App、“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微信等扫描“场所码”,或者选择使用闸机式、立柱式、手持式扫码设备,主动扫描通行人员“苏康码”。对于无法“扫码通行”的老人、儿童等人员,相关场所要开展人工方式登记。
场所责任人为场所实名申领的专有二维码,“场所码”标识了该场所位置、名称等信息,通过扫码可对出入该场所人员进行信息自动化登记,同时核验健康码等信息,进一步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水平。从“人工验码”到“定点扫码”再到“动态扫码”,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多样化扫码需求,做到“亮码核验”与“精准打卡”相结合。
无接触自动登记,创新拓展“场所码”使用范围
“场所码”的注册普及不仅为信息化防疫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还实现了无接触精确登记,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扫码通行”措施推广以来,南京各个公共场所,大到商场超市,小到路边店,都申请了自己的场所码,居民进出只需要扫描“场所码”,即可完成健康码核验、信息登记等程序。同时,全市公安机关严把“外防输入”关口,结合地域特点创新拓展“场所码”的使用范围,将固定“场所码”动态应用到卡口、道路、工地等不同的场景,变身卡口上的“入宁码”、道路上的“驿路码”、工地上的“网格码”,使“场所扫码”升级为靠前服务的“全域扫码”,不断筑牢南京抗疫防线。
“扫码通行”助力疫情快速溯源
“现有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只能显示14天内到过的地方,但无法精确定位到具体场所。通过扫描‘场所码’自动关联健康码,既避免了重复扫码亮码,又能准确记录相关信息,助力发现疫情后快速溯源。”市公安局相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扫码通行”措施极大提升了涉疫人员的流调精准度和效率。本轮疫情防控中,对外市来宁一阳性病例流调时,通过“场所码”扫码数据筛查回溯,精准补齐了该病例在南京的活动轨迹,便于密接人员的排查工作。
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强化“扫码通行”工作机制,加大全域推进力度,确保实现“应扫尽扫、全面覆盖”,助力常态化下的全市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