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重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中国空间站今年完成在轨建造
年内还有6次飞行任务,其中神十四将于6月发射

  

  

  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钟红恩介绍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综合 新华社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客户端

  今年继续实施6次飞行任务

  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根据任务计划安排,2022年将继续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6次任务分别为:

  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

  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10月发射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随后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6个月。

  我国将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可搭载7名航天员

  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重复使用。

  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另外它的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我国正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明年计划发射

  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

  据发布会介绍,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新成果。

  已向世界公布空间站运行轨道

  供各航天实体进行碰撞预警计算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介绍,科研人对空间站平台设备和航天员健康等状态进行全时监测,同时也对空间环境、空间目标碰撞等情况加强监视和预警,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2022年2月以来,我国已向全世界公布空间站运行轨道,供世界各航天实体进行碰撞预警计算。

  另据发布会介绍,目前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的研制进展顺利。

  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

  我国载人航天将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

  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初步计划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我国载人航天将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

  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此外,空间站这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众多领域。

  “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千年来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神话梦想将会成为现实。”郝淳说,中国载人航天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

  神十四、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已选定

  均继续太空出差半年,两乘组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

  作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介绍,目前神舟十四号和十五号飞行乘组的身心状态非常好,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训练和准备。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

  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航天员系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神舟十四号乘组将配合地面完成空间站组装建设工作,从单舱组合体飞行逐步建成三舱组合体飞行状态,在这期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他们将首次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测试,气闸舱出舱相关功能测试等工作;将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出舱活动;完成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14个机柜解锁、安装等工作。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将计划实施数次出舱活动任务,进行舱内载荷设备组装、测试和调试工作,操控机械臂实施舱外载荷安装;对三舱三船最大构型组合体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两个飞行乘组还将开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动,按计划开展数十项在轨科学研究的实验和工程技术试验、飞行任务数据资料收集和拍摄;开展在轨健康监测、防护锻炼、在轨训练和演练,以及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站务和物资管理等工作。

  郝淳表示,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目前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正在航天员中心进行飞行后恢复。他回顾了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主要过程: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空间站核心舱对接,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在轨期间,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按计划对核心舱设施设备进行照料和维护,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空间科学实验及技术试验,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一系列活动。

  黄伟芬表示,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协同配合默契,生活丰富多彩,任务完成出色,他们经受住了身心考验和各方面的能力考验。

  郝淳表示,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分别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任务目标是突破并掌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自2020年以来,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等6次飞行任务。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阶段任务目标全面实现,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看,工程研制进度总体受控,不会影响空间站建造计划。中国空间站计划实施的投资规模总体适中,一直保持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的节奏。总体看,载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投入较少、发展较快、成果较多、可持续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