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徐州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90后徐州姑娘单媛对户部山、回龙窝一带的变化惊叹不已。在南京上了7年学的她,2019年硕士毕业后回到老家徐州工作。如今的户部山、回龙窝一带,网红咖啡馆、文艺空间、酒吧云集,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带动下,已经成为年轻人打卡消费的潮流场所。
帮徐州赢得年轻人欢心的,还有“国潮汉风”。穿汉服、赏汉乐、行汉礼、品汉宴……年轻人热衷的国潮文化,与传统的汉文化碰撞,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徐州以同比33.2%的消费增速,排名全国主要城市第一。在江苏“十四五”规划中,徐州与南京、苏州、无锡一起,被列为四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背景下,一系列变化正在发生,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消费中心城市也更有底气。
宝藏徐州,城市更有范儿了!
现代快报+记者 邢志刚 潘荣 谷伟 张晓培/文 顾炜/摄(除署名外)
快哉徐州,古韵街区变身网红打卡地
11月17日,总时长4分27秒的中国·徐州2021城市宣传片《快哉徐州》在新落成的徐州万科新淮中心首映。宣传片以“快马当先”“大快朵颐”“畅快淋漓”三个章节,从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到衣食住行、文娱体育多角度展示徐州城市形象,上线后引发网友一片赞叹。
900多年前,苏东坡在徐州阳春亭作《快哉此风赋》,留下了“贤者之乐,快哉此风”的千古名句。在徐州市中心的快哉亭畔,一片青砖黑瓦、纵横交错的古韵街区回龙窝,如今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地方。
“在南京上学时,很喜欢老门东、1912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文艺的书展、画展,周末生活很丰富。”回到徐州工作后,单媛发现,如今徐州也有很多年轻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休息时,她经常会约三两好友一起到回龙窝的网红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到云龙湖边散散步。
回龙窝始建于清朝,以瓦房为主,是一片纵横交错、总长不足400米的居民胡同。历经百余年,传统街区形态基本保存完整。如今,这里已成为集文创购物、特色美食和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回龙窝的运营方徐州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强将回龙窝的定位形容为“一张苍老的脸,一颗年轻的心”,“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它的业态定位,就是在古建筑里面做时尚的街区。”从招商开始,就进行严格把关,里面有酒吧、咖啡馆、客栈、异国料理、非遗展示,“不符合业态要求,出再多租金都不租。”
处在同一中轴线上的户部山脚下,这两年也冒出了不少文艺小店、咖啡馆。“Nice cafe”的店主杜萌3年前把咖啡馆开在了户部山脚下,正对着一处古民居,“非常喜欢这里,有徐州的老建筑,这边的一条小路一到秋天就非常漂亮。”很多年轻人过来打卡,一坐就是一下午。杜萌告诉记者,这几年徐州这样的咖啡馆越开越多,尤其是随着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带动,年轻人对网红店的消费热情高涨,市场环境起来了。
就在这个山坡上,有“徐州第一楼”之称的李家大楼,近日变身徐州工程学院户部山文创中心,成为又一处潮流打卡地。李家大楼于清末民初由做服装生意的徐州商人李华甫请青岛建筑师设计建造,风格中西合璧,在户部山古建筑群中独树一帜。改造前,院里居住了17户人家,建筑老化、墙体变形,古建筑岌岌可危。
在云龙区与徐州工程学院共同打造下,如今这里不但还原了历史风貌,还开启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新探索,增加了咖啡馆、文创产品展示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游玩。户部山文创中心主任、徐州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王宇告诉记者,这里主要承载了几个功能:一是学校相关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二是文创产品的展示平台;三是校企合作、产学研转化平台。考虑到这里处在戏马台景区,他们还开了一家咖啡馆,供市民和游客休憩。
10月27日,第二届《中国潮经济·2021网红城市百强榜》发布,徐州位列全国第50名,比去年上升了7位。
在近期公示的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中,云龙区回龙窝·快哉亭、贾汪区墨上集民俗文化街区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鼓楼区彭城壹号旅游休闲街区则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单位。继户部山—回龙窝月光经济街区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之后,彭城壹号也入选了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
打响“国潮汉风”名片
文旅产业高速发展
为徐州赢得年轻人欢心的,还有“国潮汉风”。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打响“快哉徐州”文旅品牌被写进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11月7日,“中国会展品牌榜”发布,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和潍坊国际风筝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国南通江海文化旅游节、华侨城·自贡恐龙灯会等5个节庆活动获得“202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节庆”殊荣。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构成的“汉代三绝”驰名中外。一年一度的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是徐州弘扬汉文化、促进文旅融合的盛会。从今年开始,每年的9月29日到10月7日将固定为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日期。
9月29日的开幕式,以“讲好徐州历史故事、我为徐州旅游代言”为主线,通过文艺演出、文旅发布、线上互动等形式,精彩呈现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和缤纷文旅共享生活三大内容。“国潮汉风·夜彭城”系列活动中,汉纳徐州之夜、回龙窝汉乐之夜、非遗曲艺之夜、徐博之夜、苏宁之夜、环球港之夜、潘安湖之夜以及大汉不夜城等“徐州24夜”,夜夜精彩。“欢乐徐州”文旅嘉年华中,徐州乐园奇趣狂欢季、万科新淮文旅中心冰雪欢乐季、苏宁广场风尚大秀、彭城壹号电音节等潮玩大联欢让徐州成为欢乐集结地。
根据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统计,2021年国庆节期间,徐州市接待访客384.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总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16.1%。热力十足的汉文化旅游节,折射了徐州消费市场的潜力,为受疫情冲击的徐州旅游业注入了新动能。
“原来的徐州汉文化,说起来都是一些文物。这两年实施文旅融合以后,我们着重在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伟表示。与年轻人喜爱的国潮结合,徐州提出了“国潮汉风”品牌。去年10月11日,以“国潮汉风·汉家霓裳”为主题,中国·徐州汉服设计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27组总决赛汉服作品亮相上海时装周。有关专家评价,国潮汉风二者的结合在根本上就是传承与创新的共生,提升了广大青年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也为推动徐州汉服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90后徐州小伙姜宏韬是一名古筝老师,之前在杭州工作,借着“汉文化”的热潮,今年年初他选择回家乡创业,在回龙窝开了一家汉服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汉服,平常生意还挺不错的。”姜宏韬告诉记者。
不远处的“国潮汉风·汉乐体验馆”,则定期进行汉乐表演,受到不少年轻人欢迎。由徐州演艺集团和江苏汉纳联合出品的汉舞沉浸式实景演出《徐州之夜·大风歌》,常常一票难求。
“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这本2600年的城市之书,需要夹着一枚精美的书签,这是我们的责任。”徐州市文旅集团旗下的彭游礼公司决定把书签作为公司的第一个文创产品,他们筛选了12个城市地标,做了40个设计稿,最终呈现出大家都满意的作品。“书签虽小,背后有两汉文化;礼物虽轻,折射徐州的千古风华。”彭游礼公司的工作人员孙涛说。市场也给了这枚书签良好的反馈,很多投资、洽谈会议都会采购作为伴手礼。
打造拳头产品
扩大汉文化旅游“朋友圈”
2021年徐州旅游消费强势复苏,上半年接待游客298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7.3亿元,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不过,在张伟看来,徐州文旅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存在“满天繁星,缺少月亮”的现象,核心项目少,旅游产品单一,离真正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还有差距。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缺少龙头项目。“徐州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把人留下来的全产业链景区。”
徐州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强也表示,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要发挥一定的引领示范效应,但目前徐州还不是这样的城市。他认为,徐州想要变成真正的文旅中心城市,一定要有拳头性的产品,而且一定要立足于当地文化。
2020年末,用地面积约6.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200亿的九里山生态修复暨大风歌城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由汉园(沉浸式文娱乐园)、九里山五龙阁文化休闲区、上林苑自然探索公园、汉风商业旅游街区等“两大轴线八大板块”组成,将成为徐州拥有汉文化集成度最高、体验度最佳的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并助推徐州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此外,张强透露,云龙湖景区的运营提升方案即将出炉,计划用四到五个亿的资金、两到三年的时间,打造“一场夜游、五大主题、智慧景区”,目前正在做实施方案,预计夜游部分明年五六月份就能开通。
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张伟坦言,徐州在文旅方面的首位度并不高,“我们的旅游人数赶不上济宁,这几年临沂也发展得很快。不过徐州原来是老工业城市,现在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的旅游也在奋起直追。”
张伟表示,除了在做大做强汉文化方面重点发力,徐州和周边城市也建立了互联互通机制,向周边城市辐射。
此前,徐州牵头组织开展了淮海经济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战略研究,将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列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要内容,签订《淮海八市旅游同城化协议》,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文旅融媒体联盟、淮海经济区景区宣传营销联盟等,组织开展“一山一水两汉三孔精品五日游”和“徐州宿州商丘两汉文化精品三日游”等文旅产品,并开通徐州至宿州、萧县旅游公交专线。
在今年的汉文化旅游节上,徐州市联合淮海经济区“四省六市”共同推出“2021淮海经济区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千家企业参与,通过各类打折促销活动实现区域联动消费惠民。在汉文化旅游同盟城市暨淮海经济区文旅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宝鸡、临沂、济宁等11个城市还讨论通过了《中国汉文化旅游同盟城市倡议书》,达成了互联精品线路、互鉴先进经验、互送旅游客源、互通旅游节庆的共识。
发力高端消费
增强消费中心城市辐射能力
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介绍,围绕确立“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战略目标,徐州将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商贸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四个中心”。今年8月,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通知,提出培育打造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扬州等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此前,今年5月印发的《江苏省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就提出,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双循环”格局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消费一直是徐州的强项。今年上半年,徐州以同比33.2%的消费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今年1~9月,徐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8.82亿元,同比增长28.5%,总量居全省第三位、淮海经济区首位,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据徐州市商务局监测,10月1日至7日,徐州70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2.05亿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6.7%和19.5%。为期一个月的“大淮海·GO徐州”2021金秋购物节,通过组织引导徐州全市13500余家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商场、超市、家电卖场等相关服务企业互惠联动,推出系列优惠让利活动,吸引周边地区消费者来徐购物旅游。
进入11月,在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下,徐州各家商场人气都不错。家住安徽萧县的刘姐常常开车到徐州金鹰等商场购物,“我们去宿州市区,开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到徐州半个多小时,比较方便,商场比较多,购物体验也好。”
在徐州市中心的苏宁广场、金鹰购物中心、金地商都等商场,挂着皖、鲁、豫等外省车牌的车辆一到周末就多了起来。官方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徐州全市商贸辐射半径超过150公里,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30%。向东辐射到宿迁、向西辐射到商丘、向北辐射到济宁、向南辐射到蚌埠。
高端消费、重点项目的打造,正在为徐州创建消费中心城市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1月11日,万科集团在淮海经济区打造的首个文旅产业创新项目——徐州万科新淮中心正式开业。项目采用“游逛型商业+文旅微度假”商业模式,引进超200家品牌,其中徐州首进品牌占比近40%。
总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的德基商业广场,位于徐州中心商圈核心地段,是国内第二座德基高端综合体商业广场。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徐州市在淮海经济区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此前,在政府信箱中,徐州市商务局还提到,将积极开展招商洽谈,争取山姆、开市客早日落户徐州,力争引入太古汇、大悦城、万象城、来福士、爱琴海购物公园、7-11、罗森便利等不同业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多层次丰富徐州消费业态,打造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型消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