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云南哀牢山4名失联人员均已遇难
专家告诉你:野外科考到底多危险
  搜救队在哀牢山里搜寻失联人员
  视觉中国供图

  在失联整整8天后,11月22日早晨,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全部被找到,不幸的是,他们都已遇难。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其官网发文,对遇难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最沉痛的哀悼。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野外科考是一个极为陌生的领域。科研人员在野外作业时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危险?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

  

  现代快报+记者 阿里亚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新闻周刊

  事件回顾

  哀牢山失联4人不幸遇难,最小的仅25岁

  连日来,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失联一事,持续牵动着人们的心。

  11月13日,4名地质人员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进入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按计划,4人应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但他们并未在计划时间内下山。

  哀牢山地形复杂,山陡林密沟壑纵横。加之正值入冬天气,林中有雾能见度低,搜救路线距离远,这些都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11月20日,搜救人员在地毯式搜索后发现失联人员的雨衣,随后在附近发现失联人员排泄物。经过比对和失联单位的驾驶员进行确认,确认雨衣就是由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安排在附近搜救的救援队伍6支56人接应,并在距发现失联人员地点直线距离3.58公里的老鹰塘设置接应点。

  首批救援队于11月22日0时32分到达发现地点,迅速将3名失联人员遗体向接应点转移。同时,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对第四名失联人员开展地毯式搜索。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四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据救援现场消息,4人名字为杨敏、张金榜、张瑜、刘宇(音)。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称,这些失联人员,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曾经都当过兵。

  携带了生火汽油及若干零食,定位仪据悉未打开

  当天,记者从现场救援人员处获悉,找到遗体后,他们发现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不够4人吃一天。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记者获悉,汽油是驾驶员担心地质队员们晚上下不来,特意从备用油桶里倒出来让他们带着的,可用于野外生火取暖、防野兽,还能稀释油漆。

  4名地质调查人员此次进山,原本是开展为期2天的森林资源调查,用RTK(实时差分定位)设备对森林样地进行测算统计,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据新京报报道,一名救援人员称,失联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但从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不过,另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在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

  哀牢山里500米的距离,有时要走上两个小时

  据了解,遇难4人均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那为什么还会失联?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受恶劣气候影响,哀牢山里能见度非常低,可能导致失联人员方位判断失误。而且这一片区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失联人员在迷失方向的情况下很难走出去。也有地质专家分析,失联队员可能面临的最危险的情况是失温和脱水。

  参与救援的云南省山地救援队的赵雷(化名)告诉记者,山里有雾,信号总是断断续续,导致很难辨认方向。“我们脚下的刺竹太密,走500米的距离甚至得用两小时。”赵雷说,除了地势复杂外,他们还需警惕野生动物袭击。

  最新消息

  4人衣冠较为完整,无野兽侵害迹象

  据现场的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队员描述,据目测,4名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也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随后,救援人员按命令开展了遗体转运工作。

  天气预报显示,哀牢山区域将有中到大雨量级的降水。救援人员昼夜搜救,体力透支、极度疲惫,为了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确保救援后续工作顺利推进,指挥部要求参与救援的指战员现在尽可能往外走。针对可能出现暴雨的情况,云南消防救援总队已经组织了国家山岳救援队、医护人员和相关救援力量45人组成第二营救梯队从老鹰塘方向出发前往接应。

  专家讲述

  野外科考,有时遭遇情况极为凶险

  11月22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以春,来关注这群常年在野外科考的地质人。在他眼中,野外科考遇到的危险可能是野生动物,也可能是特殊地形或是恶劣气候。

  “羌塘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动物时不时会与我们遇上。”张以春说,那里生活着大量的野驴、野牦牛、狼和棕熊等极具危险的野生动物。他回忆,有一次在热觉茶卡北部的山沟中考察时,他们就在时常走的路上碰上了“不速之客”。

  “当时一头落单的野牦牛横在路中间,虎视眈眈。我们三辆车只能慢慢前行。大约半个小时后,等野牦牛进山沟了,我们才通过。因为我们知道单个野牦牛攻击力是极强的,切不可挑衅。”

  野外科考多年,张以春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不长草的地方要非常小心,西藏无人区有非常多的泥泞沼泽地,车很容易陷进去。此外,西藏北部的羌塘地区湿地特别多,因此野外科考时我们都尽量避开雨季。”

  张以春说,在无人区露营同样很艰苦。在热觉茶卡一带露营时,因为海拔高、帐篷内外温差大,科考队员每天早上起床时都会发现睡袋上有一层薄冰,帐篷里面也都是水汽。而在另外一个地方露营时,他们又遇上新的问题:因为营地位于两个湖之间,因此无论把帐篷扎在哪里,都躲不过风。尤其是在晚上,帐篷被刮得沙沙响,科研人员无法入眠。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危险。”张以春说,“高原的野外环境非常艰苦,首先是爬山。因为高原氧含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因此大家爬山异常辛苦,走两步就气喘吁吁。”他举例,有一次他们爬到了海拔5600米的地方。在很陡的山上,他们连走带爬花了两天才把剖面测完,之后每人都背着沉重的样品小心翼翼地下山。

  “到海拔高的地方,高原反应是常见的。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高原反应,只不过有的轻有的重。”张以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高原反应可以引起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状。“这个病非常危险,需要立即送医治疗,别的科研单位在科考时有发生过这种情况。”

  如何避险?防患于未然好过“亡羊补牢”

  4名失联的地质人员遇难,让每一位地质工作者都很痛心。

  “作为同行,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作为地质专业人员遇难,说明肯定是出现了不可预测的情况。”一名有野外科考经历的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也很关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如何应对危险处境。

  张以春说,应对任何突发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都好过“亡羊补牢”。“在每次出野外之前的动员大会上,都会反复强调野外安全的注意事项。为了确保队员们的人身安全,又能保证每个人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每次大家都一起去可能会有危险的地方。在无人区,绝对禁止单人单车行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