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没有隔离的情况下,不便于金融消费者在申请相关服务时作出更好的选择和判断
日前,有部分网友发现自己的“借呗”变为了“信用贷”,且明确提示由银行提供服务。换句话说,联合贷不能再用“借呗”命名了。这意味着借呗的业务边界更为清晰,服务更为规范。
这一变化,是相应业务整改的必有内容。今年4月,“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被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目前借呗的放贷模式包括:自营;联营模式;三是助贷模式,由金融机构进行独立放款、风控,蚂蚁只是服务平台。但过往,所有的服务都打着“借呗”的品牌名义,这不仅不符合实际情况,还会误导消费者。让“借呗”的归“借呗”,让银行的归银行,回归本源,天经地义。
借呗方面已作出回应:未来,借呗将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并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在品牌隔离过程中,用户的服务体验不会受到影响,开通、查账、计息、借还款等核心流程不会发生变化。这一表态自然也打消了一些用户的顾虑,用户在进行金融消费时能够明明白白消费。
过往进行金融消费时,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服务背后的实际提供方是谁。在统一“归口”为“借呗”的情况下,存在信息“隐瞒”之嫌。消费者借贷了钱,却不知道跟谁借的,还以为“债主”就是“借呗”。好比明明跟王二借了钱,却以为是跟李二借的,这种情况未免滑稽。
在品牌没有隔离的情况下,不便于金融消费者在申请相关服务时作出更好的选择和判断;平台方、资金方等不同参与主体各自的权责也难以厘清。前者有可能导致消费者冲着“借呗”的品牌效应而去,出现盲目消费,后者则不利于进行规范管理乃至精准监管。
在小额贷款领域,这类“品牌混同”情形并非孤例。此前亦有城市发出行政文件,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贷款业务加以规范,明晰权责边界,“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是重中之重。这是规范性管理的必要举措。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较为多见。去年5月,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提出:商业银行应当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义务等,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
显然,向借款人说清楚服务品牌和内容,是平台和相关银行都具有的责任。这既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也是对金融消费服务的规范。今后,含糊其事的金融消费服务将难见踪影。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