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68位诺奖得主、28位两院院士参会
全球“最强大脑”会聚上海,谈了啥?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
  万钢
  迈克尔·莱维特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罗杰·科恩伯格
  迈克尔·谢帕德
  杨卫
  王中林

  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科学突破奖得主、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11月1日,跨越全球百城14个时区,科学界的顶尖大会——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28位中国两院院士齐聚,线上线下参与,阵容强大。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文 刘畅/摄

  14位诺奖得主首次参会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创设于2018年,是世界聚集最多顶尖科学家的现象级科学盛会。

  本届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共同指导。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参会科学家规格、规模再创新高。

  14位诺奖得主在内的26位顶尖奖项得主首次参会。首次发现黑洞的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首次参会。全球抗击疟疾先锋、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开创PD-1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两位女性诺奖科学家——诺贝尔历史上第三位女性物理诺奖得主、提升了激光的千倍功率的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解密衰老分子之一——端粒酶的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都是首次参会。

  9位图灵奖科学家也来了

  本届论坛的年度主题是“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与会嘉宾将围绕主题展开线上、线下的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直面当前全球复杂形势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性问题,寻求开放创新的科学破解之道。

  而参与智慧碰撞的,除了诺奖得主,还有图灵奖得主。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聚集了9位图灵奖得主:包括专程来沪参会的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开创了计算机编程语言的2020年图灵奖得主阿尔弗雷德·艾侯(Alfred Aho),开发了RISC微处理器的2017年图灵奖得主大卫·帕特森(David Patterson)等。

  另外,美国癌症研究先驱、2019年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迈克尔·谢帕德也专程从美国来沪参会。

  中国院士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28位中国两院院士也出席论坛并演讲交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天文学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郑晓静,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等都将参会,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论坛设置14个版块近100场会议及活动,涉及化学、物理、天体、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与信息学、数学等多个领域基础学科。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们脑洞大开,围绕年度主题,畅想人类科技蓝图,作出关于未来的大胆“预言”。

  谈基础科学

  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

  科学研究和成果发现有点像“买彩票”

  作为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主旨会议环节精彩纷呈。现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诺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为观众奉上智慧盛宴。

  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智能家具……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如何?“眼下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并呈现出三个新的态势:首先是从单向的技术向集成的技术发展,其次是从单体的智能向群体的智能演进,第三个是从数据驱动向场景迁移拓展。”万钢还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特别重视人工智能的伦理研究,形成一种科学界的自律。此外,还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说,科学研究和成果发现有点类似于“买彩票”,无法预测也无法计划,只能靠不断地尝试和多年的坚持。

  在莱维特看来,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全情投入,基础科学的成果和运用往往需要四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去验证。而这里的投入不仅需要研究经费,还需要人才,“人才培养,不能有明显的官僚主义,不要有等级观念,并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近十年参与了中国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他认为,中国已有不少高校能够培养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但培养的少数高质量人才远远不够。“老师的课件是否有最新内容,是否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是否对学科有全面掌握……如果这些指标纳入校长或系主任的考核,将产生深远影响。”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说,这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中国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高校,他相信中国高等院校将很快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应该在全球层面进行沟通与合作,更好地培养人才。”

  谈人才培养

  诺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兴趣最重要

  在论坛的“开放科学”圆桌讨论交流环节,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2019年拉斯克奖得主迈克尔·谢帕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2018年埃尼奖得主王中林强调了开放科学的重要,以及年轻顶尖科学家培养的紧迫性。在他们看来,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感兴趣最重要。

  科学家眼中的开放科学,是什么?迈克尔·谢帕德说,“开放科学就是一种科学实践,科学家们进行协作,共享知识。开放是科学的天性和创新的本质,开放科学已经逐渐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在杨卫眼里,开放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解决最重大的挑战。而解决开放科学,不仅是要科研成果共享,而且要让更多顶尖的科学家一起加盟,参与其中。

  罗杰·科恩伯格则表示,开放科学有两种方式,包括开放式的获取和创造包容性。他说,顶尖期刊《自然》《科学》跟世界上其他的出版物一样,对于开放都是有限提供,如果这些顶尖期刊的论文能够免费查阅,那对科学文献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共同挑战,科学家要有分享精神。从一个团队到多个团队的合作,再到多学科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王中林表示,要实现这个愿景关键就在于培养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王中林表示,要改变教育形式,要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好奇心,让他们能够深挖某一个领域,找到伟大的发现,为整个人类造福。

  罗杰·科恩伯格也表示,兴趣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在上完一堂课之后,学生们应该更感兴趣而不是更讨厌。”同时,他也提出了具体建议,“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特别注重跟学生的互动。”

  明年开评大奖

  单项奖金1000万

  

  11月1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论坛主办方正式宣布创设“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首设“数学与智能科学奖”和“医学与生命科学奖”两个单项奖,每年评选一次,每个单项奖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奖励金额最高的科技奖之列。

  每年10月,诺贝尔奖的颁发全球关注。而在我国,近些年,包括“未来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在内的由企业发起的科学奖项逐渐兴起,奖项金额也水涨船高。

  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主办方正式宣布创设“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承办、红杉中国独家永久捐赠。

  奖项对标世界顶级科学大奖,定位为设立于中国、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全球科学家(不限国籍、不限年龄)评选和颁发的国际性科学大奖,邀请世界顶尖科学家担任评审,用于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将依托其强大的全球顶尖科学家链接能力,设立管理委员会、遴选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奖项的征集、初评和终审,并将于2022年正式启动评选和颁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