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不知道为什么,读《向北方》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盘旋着金子美玲的这些诗句。
1948年到1949年间,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人士、社会贤达北上的历程,不就像那些小草、萤火虫和孩子们一样,无所畏惧地向着光明勇敢地前行吗?
北上,是民主党派向着明亮那方前行的历史性选择,是新中国建立前涓泉归海、天下归心的生动写照,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旅程。北上,也是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博大胸怀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重要里程碑。这是《向北方》一书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的真理。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对《向北方》一直有着特别的亲切感。因为对于大的历史背景,我们早已经烂熟于心。但是对于各民主党派在香港的活动,以及他们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精心安排之下,排除港英当局的百般阻挠,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秘密、安全地实现北上的许多细节,过去的文献中却并不多见。所以,见到《向北方》这本书,的确如获至宝。这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告诉人们,北上的确不是一段一般意义上的旅程,而是一段伟大的同心同行的精神之旅。北上的途中看似没有战场的硝烟弥漫,但同样布满风险,可谓波澜曲折、惊心动魄。当时国共两党的部队正在沙场进行战略决战,通过陆路或空中直接把民主人士送到解放区几无可能,最后只能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海路运送,而运送的路线因战事的变化也不断调整。
不同的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特别关注到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领导人如何北上的具体过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是沈钧儒、章伯钧、谭平山、蔡廷锴四位民主人士,他们通过乔装打扮“粉墨登船”,经过15天的海上旅程才到达哈尔滨。第二批北上的民主人士较第一批人数更多,主要有马叙伦、郭沫若、沈志远、邱哲、陈其尤、侯外庐、翦伯赞、曹孟君、许宝驹、许广平等,其中马叙伦和许广平是民进会员。爱好摄影的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为这次旅程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第三批北上的是以李济深为首的民主人士,他和朱蕴山、彭泽民、茅盾等20多位民主人士,在圣诞之夜以“金蝉脱壳”的方式离开香港前往大连。第四批北上团以《庄子》的《知北游》命名,这是叶圣陶先生在开船次日为大家出的谜语之谜底。在27名成员之中,叶圣陶和郑振铎为民进会员,叶圣陶的《北上日记》为这次旅程留下了翔实的文字记载。此外,民进创始人之一王绍鏊先生在中共安排下由香港经西朝鲜湾的南浦港到达哈尔滨。
作为教育学者,我对其中达德学院的师生北上的一幕尤其感兴趣。这也是教育史上很少提及的史实。达德学院不仅是香港地区教育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应该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1946年的香港,聚集了许多受国民党当局迫害的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为了安置好这些人,并且为未来新中国培养人才,在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提议下,在香港建立了这样一所正规的高等学府。达德学院由蔡廷锴先生捐赠房产,聘请陈其瑗先生担任院长,邓初民、翦伯赞、胡绳、杨东纯、钟敬文、侯外庐、陶大镛、章乃器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担任教授,马叙伦、冯乃超、乔冠华、何香凝、郭沫若、周而复、夏衍、臧克家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到校讲学,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学院先后招收800多人,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949年被港英当局无理取消注册后,周恩来指示香港分局将其中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送到解放区,他们也成为北上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1949年3月21日,一支由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达德学院学生组成的250人的浩荡大军,搭乘“宝通号”从香港启程前往天津,民进会员徐伯昕也在其中。
据参与运送工作的同志回忆和两位作者的考证,从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由香港运送出的各界人士,大大小小有20多次,共1000多人,其中民主人士350多人,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有177人,超过了代表总数的四分之一。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北上这段历史,新中国和新政协的建立都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感谢两位作者,用生动细致的文字描述、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精心设计的历史地图,为我们还原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峥嵘岁月。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