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创意写作课程的发展,“小说写作可以教授”已成为被广泛认同的观点。对于写作者而言,诗歌这一古老又神秘的文学体裁,又应该如何学习研究?近日,作家、诗人黄梵出版了新作《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书中就诗歌及写作的核心问题给出了专业且全面的解答。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是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新诗写作的核心”“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黄梵表示,现在已经是一个“人人写作”的时代,写作不一定要成为作家,而是能够将内心情绪感觉审美化。“我近年写作之外的工作,就是把写作这件事祛魅,让人人够得着。”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张垚仟
放弃意象而用议论写诗,可谓舍本逐末
读品:从书名就能看出在诗歌写作中你对于“意象”的强调,为何诗歌写作应该主要使用意象?
黄梵:文学的本性是暗示,如果可以直说,它就是哲学了。对诗歌这个体裁,暗示的最佳方式就是意象。原因在于,诗歌是要唤醒人的感受,激发出丰富的感觉层次,不能只针对理性说话。意象因为有形象,会先绕过理性,直接作用于感官,等读者有了感受,才会动用理性,试图去弄清诗歌的含义。我有个原创的做法,把意象划分成客观意象与主观意象,这样就容易看出旧诗和新诗的同与不同,究竟在哪里,非常利于写作者去把握新诗。古往今来的诗歌有个规律,一般会先把意象用尽,才考虑其他方式,唐诗宋诗就是这样。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时间不长,现代意象远未穷尽,放弃意象而用议论写诗,可谓舍本逐末。
读品:新书从写作观念开始教人如何写作,书中观点可以说是对读者既有诗歌写作观念的突破,比如“文学真实是多义的”;“想象中的(文学)体裁之墙,会加剧你的抗拒”。这些关于写作的理念非常有启发性,这些是否你在多年写作与教学过程中的个人经验?
黄梵:既有个人经验,也有作家们的共同经验。比如,文学真实是多义的,不是我的发明,它就像黑话,早已在圈内通行,成为小圈子的“写作秘密”,作家们通常会对中心思想的说法摇头,只是未成为大众共识。书中我利用个人经验,重新辨析了事实与真实的关系,据此给写作者提供了观察写作过程和文学现象的基础,我把最基本的思考,与日常生活和诸多文学现象联系了起来。书中当然还有很多我的个人经验,比如写主观意象的四种模式,准确原则,主客观意象的平衡原则,等等。
读品:在第二堂课中,你总结了用意象写作的四种模式,比如“错搭模式”,用一物去解释另外一物。撇开诗意直接谈具体的诗句写作,这种直截了当的技法传授会不会让诗歌写作学习者的写作陷入机械化?
黄梵:我一直强调四种模式是基本舞步或拐杖,帮你跳得自如时,帮你走得大步流星时,你就可以舍弃它。再说,你能用舞步自如表达个性的时候,舞者还会觉得基本舞步在碍手碍脚吗?我们学会走路后,还会被儿时学步的机械妨碍?四种模式确实可以让写作者节约好多年时间,我不少零基础的学员,几个月就达到了专业水准。当然,我也一直提醒学诗者,修养修为是一辈子的功课。四种模式其实反映了诗意的本质,让人面对诗意的高深讨论时也有抓手。能高深谈诗意的书很多,但能提供具体抓手的书,好像独此一本。
好的诗意,就是用新的眼光看待旧的事物
读品:诗歌最让读者感到神秘莫测、难以把握的是“诗意”,为什么书中没有开辟专门的章节来阐述“诗意”?你如何理解诗意?
黄梵:这本书因为是课程实录,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员如何具体去创造诗意,没有太多时间对诗意的哲学基础作全面探讨,但对诗意的本质还是作了必要的揭示。比如我认为好的诗意,就是“熟悉的陌生”,就是用新的眼光看待旧的事物。前面讲的写诗的四种模式,就是把这个本质变成方法。
读品:诗歌一直被视为语言最为凝练,对于语言文字使用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种文体。您认为什么样的诗歌语言是好的诗歌语言?诗歌写作者如何提升自己的诗歌语言写作水平?
黄梵:很多人以为语言就是一个工具,比如是一把刀,只要有一块磨刀石,不停磨就能磨好。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观念、趣味、想象力都会影响语言。很多人的作品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他的文学趣味,我从何处嗅到的,当然是从语言。你看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就知道他有士大夫的趣味。有时,他会用士大夫的趣味,包裹一些现代的东西。所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的诗歌语言标准,只有最能体现诗人个性的好的诗歌语言。对我来说,能深入现代意识,能触摸日常细节,又富有尊严的语言,就是好的诗歌语言。提高的方法,当然还是要转变观念,多读作品,多留意自己个性在语言中的体现,警惕通行的公共语言。
读品: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教授写作的书籍,关于作家的访谈类书籍也卖得非常好,尽管市场逻辑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但还有很多人有着表达的欲望,这是否正是你提及的“黄氏理论”,人们永恒的对于审美的追求。
黄梵:人是审美动物,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也是学者的共识。人除了会把所有用品、建筑、环境审美化,人对自己心里的情绪、感觉等,也有审美化需求吗?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表现,恰恰体现出了人的这种审美化需求?所谓的“黄氏理论”认为,人一定会把审美化需求延伸到内心,通过对他人倾述、写作等来把各种情绪、感觉审美化。所以,我老强调现在到了“人人写作”的时代,因为现代社会激发了人太多的情绪、感觉,人太需要去把它们用写作来审美化,写作不一定就要成为作家,网上太多的人写微博、微信等,只是为了把内心情绪感觉审美化。我近年写作之外的工作,就是把写作这件事祛魅,让人人够得着。
诗教,让学生拥有没有天花板的想象力
读品:“诗歌是一切写作的起点和终点”,您在书中也提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但在当下中国,诗歌教育似乎是缺席的,今天应该如何继承诗教传统?
黄梵:我碰到太多的学生,他们的问题是不敢想。想象力都跳不出眼中的现实,不敢跨界想象,这样如何能创新?诗教实际上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拥有没有天花板的想象力。有了这种思维,人遭遇困境时,甚至也能旁逸斜出,找到意想不到的出路。所以,诗教越早越好,越早越容易成为孩子的思维本性,父母让三四岁孩子背唐诗的时候,就应该也让孩子背短的新诗,小学语文课就应该完成写新诗的教育。美国小学就是这么做的。
读品:在你个人的写作历程中,什么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写作的大门?
黄梵:我写作的开悟,是在我的写作观念发生重大转变之时,八十年代中期,我由一个浪漫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现代主义者,此后看世界的眼光完全变了。正因为有这样的开悟经历,所以,我教的写作课或写的这本书,完全模拟了我学诗的过程。书中开头就讲现代写作观念,就是先让学员开悟,再从单句入手,过渡到整体和结构,再拾回文学道德,去面对诸多的人性问题和文化问题。
读品:对有志于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你还有什么建议?有没有其他的推荐书目?
黄梵:人容易好高骛远,看不起身边的日常问题,写作恰恰应该从身边的细小问题出发,只要你对基本问题思考得足够,都会发现与那些高深问题的联系。如果大家已读过策兰、多多,我就推荐大家读沃尔科特、勃莱、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