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星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诗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高古、豪放、清奇、飘逸、旷达等。衡之于书法篆刻艺术风格也可借鉴。
风格即人,书如其人,印如其人。一个人的综合修为,间接反映在他的诗书印中,或雄浑、或高古、或豪放、或清奇。
张厚全的印如其人,我以为是敦厚、高古。敦厚谓诗文等的风格浑厚;高古:高雅古朴。
其敦厚、高古印风的逐步形成,我以为首先是来自于三十多年对篆刻艺术的执着追求与酷爱。
只有发自内心的酷爱才会孜孜以求,不论风雨,不计寒暑,心坚志远,神凝气定,从容应对当下的纷扰、喧嚣,开垦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酷爱才会觉得印艺道路之远,方寸之间魅之力无穷;酷爱才有无尽的动力推着他向篆刻艺术高峰迈进。
厚全深入传统,从汉印入手打下基础,路正也。吴先声云:“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后上寻战国古玺文字古秀瑰丽,恣肆奇逸之姿,结构移位并离,随机应变,下学明清流派印之风,勤学深思,又从汉瓦当、封泥、古镜铭中探消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加之请教于当今书法篆刻家名家,如苏金海、言恭达、徐利明、张志伟等老师,受益匪浅,开阔了思路,坚定了步伐。如此,一步一印走来,方有今日之造诣。
执着追求爱好与天性,不曾想爱好成就了职业,靠篆刻谋生。对名不显著于时,声不振于朝,靠篆刻维持一家生活的厚全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经济大潮冲击的社会,人心浮躁,追名夺利,蔚然成风,物质富裕,精神匮乏,不思进取,视金钱为上,固步自封者多矣。而厚全不求闻达,潜心于艺。在“九思轩”操刀刊石,与斯为伴,辛苦耕耘,废寝忘食,半个月不下楼是常态,大有“坐忘心方定,神思入泰。乾坤容我悟,落笔起云烟”的气概。一方印刻了磨,磨了刻,磨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磨砺了他精益求精的从艺态度,磨砺了他静观风云的气度。
见其操刀挥运,气势磅礴,一方印顷刻而成,实则是运筹帷幄于胸,大胆落刀,细心收拾而已。其印善于留红、空白。尤其白文,大块留红,给人深刻的印象。篆刻讲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这“布白”也即留出空处,实在是最要紧的事。好比造屋,设计前,先得定好门窗位置一样,在设计印稿时也得规划好何处留空。如朱文“云散一溪烟”云与溪之间上部的空白,顿生云淡风轻之感,“烟”字阴阳相间,构思独特;“不教一日闲过”教与过之间的空白,“驾鹿车以同游”车下部的空白,布局巧妙,虚实相生,匠心独运。留红者如“望美人兮天一方”使人遐想、“梦中山鬼”“修身如执玉”对比强烈,夺人心魄。厚全时常将刻好的印加以碎刀切刻,敲击磨打,使得阴面浑厚朴拙,金石味浓而耐品。文字的残破,边框的残破,使相同的线条形态各异,粗细虚实的变化与笔断意连使得印面空灵有韵。
其次是来自于天真与敦厚的性情。
天真,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任何做作和虚伪。
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其为人直率,宽厚,朴实无华,对友热情,考虑问题周到,为艺之道也如此。所刻之印大气、古朴,浑厚。
厚全性情真,洋溢着天真、浪漫气质,尤为可贵,对美的事物充满了爱。如白文“一生看花相思老”“一生心事问花鸟。”等,对一花一草一鸟,生出怜爱之心。书法篆刻中“情”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要有情,还要有思想,从性灵中自然生发出情,带出思想来。河无水乃干河,实不称其为河,有水则可行船润物,书印之情亦如河中之水,直抒胸臆才能创作出活的作品;因此思想中皆要有感情色彩,若凭感觉无思想,易写、刻成浮
浅,流于鄙俗,只剩下空洞实体而再无鲜活生命。
厚全常“我刻我心”,遇到好的诗词妙句,情感迸发,操刀急就。如“一生看华相思老”印边款云:“把相思写满岁月”,“香如故”印,云:“花开不语,花落无言,只为伊人飘香”,情真意切,“心游太古” 印,云:“思入灵山,神飞太古”,使人心驰神往。“为君守候”印,云:“不离不弃”,拳拳之心,真挚感人。袁宏道《叙小修诗》云:“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率心而行,无所忌惮”,保持人性的纯真和浪漫才是最宝贵的。为艺者最忌无病呻吟,唯情从内发才能感人。厚全的印多以情刊石,因浪漫而诗意横生、隽永。余作俚句云:“一抹朱红点染开,胸罗万象笔中来。金石刻出轻挥手,画意诗情浪漫才。”
三是来自于他善书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书法艺术水平的高下,在某种情况下制约着印章艺术的水准与发展,刻印以还原书写意味为旨。若没有姊妹艺术供养篆刻这方寸田地,是刻不出神奇变幻、气象万千的印章来的。吴昌硕的篆刻取石鼓文入印,篆法一流;齐白石,以天发神谶碑笔意单刀直入,有石破天惊之感;他们以诗、书、画做积淀从而丰富了其印章内涵。因而,刊石之余,厚全用功于《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等碑帖,静心临摹,细心体会篆籀笔意化为刀意,用于印中以书入印,以刀代笔,沉着痛快,印具有金石气息。能书善画滋养着他的印章艺术养分,使得印章布局生动、空灵,耐人寻味。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对作家或作品进行较客观的分析。知其长,亦知其短;取其长,而弃其短。集众家之长,日积月累消化吸收,才能逐渐形成新面貌。
张厚全
1959年11月生于江苏南京。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员,江苏甲骨印社理事,岭南印社副秘书长,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员,南京市篆刻委员会委员,南京印社社员,求雨山书画院书画师。
作品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入选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银奖,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展,第二届“陈介祺奖”国际篆刻大展。出版《中国当代篆刻名家·张厚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