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我是红色文化志愿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现代快报记者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走进瞿秋白纪念馆
“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瞿秋白纪念馆
  现代快报记者担任讲解员

  观百年风云变幻,忆往昔峥嵘岁月。2021年5月,现代快报启动“我是红色文化志愿者”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30名青年记者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走进江苏30个红色场馆,学习党史并担任讲解员。9月13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常州市瞿秋白纪念馆,感受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开拓精神、献身精神。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国庆/文 邹嘉丞/摄

  家庭遭遇困厄,少年苦读“觅渡”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由瞿秋白纪念馆、故居和怀霜社三部分组成。瞿秋白故居原系常州城西瞿氏宗祠,清朝光绪年间由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等捐资修建。故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1912年,因为付不起房租,秋白一家搬到瞿氏宗祠。

  瞿秋白故居分四进,东西两院。“看上去房子挺大的,为何说瞿家当时家境不好?”讲解现场,市民张女士好奇地问。记者解释说,在当时,住在祠堂是件很窘迫的事情,但凡有一点钱的人家,都不会寄居祠堂。

  瞿秋白的母亲金璇,是江阴贤庄的大家闺秀,文学修养极高,是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瞿秋白从小聪明好学,自称是“读书的种子”。11岁,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在宗祠里住了4年后,1916年2月,瞿秋白的母亲迫于穷困,“受尽讥谗”,吞火柴头自杀身亡。

  母亲的死对瞿秋白影响很大。瞿氏宗祠前原有一条河,叫子城河,河上有座桥叫觅渡桥。母亲死后,为了求学,也为了寻求“饭碗问题的间接解决法”,瞿秋白从觅渡桥出发,走出常州。到北京后,瞿秋白本来要考北京大学,可是学膳费用太高,只得挑选不要学费的俄文专修馆求学。

  1920年,21岁的瞿秋白应北京《晨报》社的招聘,成为中国首批赴俄记者之一。他在去苏俄的火车上写下一生的誓言:“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我愿去,我不得不去。”两年间,他写下16万字的通讯报道,向国人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初创情况,还写出《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1921年5月,瞿秋白在张太雷的介绍下加入共产党。

  展馆内,一块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的一段影像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影像,是1922年11月瞿秋白参加共产国际四大时的场景,也是现存瞿秋白唯一的动态影像。会后,瞿秋白应陈独秀的邀请回国。

  主持召开“八七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回国后,瞿秋白积极投身革命,他说:“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先后主编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前锋》。不久后,瞿秋白参加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国共统一战线的方针。“三大”的党纲是秋白起草和翻译的,他还重新翻译了《国际歌》。

  1925年1月,瞿秋白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任宣传部委员,从此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随后“五卅”运动爆发,瞿秋白主编中共中央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纪念馆里有一处“八七会议”的复原场景。正是在这次会议后,年仅28岁的瞿秋白全面主持党中央工作,成为继陈独秀之后,中共第二任领导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共产党员的数量从六万急剧缩减到一万,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8月7日,瞿秋白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也就是“八七会议”。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与武装起义的方针,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了解到这段历史后,市民陈先生感叹:“这体现的就是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啊!”

  不愿作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英勇就义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因受到王明等人的诬陷和打压,瞿秋白被解除领导职务。

  面对逆境,瞿秋白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在上海,瞿秋白与鲁迅结下深厚友谊,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茅盾曾说:“左翼文台两领导,瞿霜鲁迅各千秋。”

  1934年1月,瞿秋白被安排到苏区担任教育人民委员和苏维埃大学校长、《红色中华》主编。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开始全面撤退,瞿秋白多次打报告要求参加长征,没有被批准,便服从命令留了下来,继续主编《红色中华》,掩护大部队转移。

  中央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后,蒋介石派出十万大军向中央苏区进行“全面清剿”。1935年2月,瞿秋白一行转移,到达福建长汀县,瞿秋白等被捕。

  狱中,国民党曾多次劝降,但瞿秋白坚决不从。他说,“我情愿作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不愿作个出卖灵魂的识时务者!”瞿秋白在狱中题照中这样写道:“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在牢房里,他用六天时间写下《多余的话》。

  展馆的墙上有一张瞿秋白的照片,这张照片摄于1935年6月18日。当天,瞿秋白一边唱着《国际歌》,一边走向刑场。到达罗汉岭,他盘膝而坐,最后说了四个字:此地甚好!最后饮弹洒血,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记者手记

  信仰的力量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句诗出自瞿秋白1923年底写给未婚妻王剑虹的信。诗中,瞿秋白自喻“江南第一燕”,立志要为黑暗的中国衔来春色,带来光明。这也可看作是瞿秋白一生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写照。

  瞿秋白出生在书香之家,纵观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不仅是个革命家,还是一位极具才华的文人。因为家境困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学了俄文,然后又作为记者被派往俄国。时代浪潮和个人命运交织,立志“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瞿秋白,在探索与追求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不管是因母亲之死赴北京求学,还是作为记者赴俄,再到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充盈在瞿秋白心间的,始终是一团火光——为黑暗的中国寻一条光明的路。

  被捕入狱后,面对劝降,他坚决不从,最后英勇就义。本来,到这里他就已经可以功彪史册,但他却写下《多余的话》。作家梁衡在一篇纪念瞿秋白的文章中写道,“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将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今年4月,整修后的瞿秋白纪念馆恢复开放,也迎来新一轮参观热潮。担任红色文化志愿者,多次走进瞿秋白纪念馆,让我不仅详细了解到瞿秋白的生平、历史,还让我感受到近百年前那颗炽热的心。有人说,文人气质或许是瞿秋白性格中的缺和弱。而事实上,正是因为心中燃烧的人文之光,让他对旧中国、甚而对人类,都怀揣着一片赤子之心,让瞿秋白这个名字至今仍熠熠生辉。也正是因为他对“寻求光明”的坚信,他才不会屈服于敌人,甚至不屈服于自身的缺和弱,拿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