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幼儿园“小学化”,行不通了

  规范幼小衔接秩序,防止出现乱象,既是从技术上化解了难点和痛点,从而令学生在学段之间更为顺畅地成长、“晋级”,也是从价值观的高度梳理脉络,为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建成教育强国助力

  现代快报报道,9月28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文,为推进江苏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减缓衔接坡度,化解家长焦虑,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详见今日快报A10版)。此举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这一实施方案提出,小学要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鼓励幼儿园与小学建立学习共同体。这一规定是针对幼小衔接的矛盾或问题而作出的,显示出创新性和前瞻性。

  江苏省教育厅出台这一方案,是以深度调查研究为前提。今年5月消息,江苏省教育厅确定125对幼儿园(小学)为首批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结对试点园(校)。这为科学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幼小衔接过程中,入学不适应问题比较突出,给孩子、家长、校方都造成了困扰。把幼小过渡期打造成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形成共同纾解压力、协力解忧的效应,有助于解决入学不适应问题。同时,也可以遏制幼儿园的小学化冲动。一些幼儿园明明是出于利益最大化需求而追求小学化、对孩子拔苗助长,却美其名曰:提前适应小学情境、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幼升小条件。有了幼小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把戏就难以玩转了。

  规范幼小衔接秩序,防止出现乱象,既是从技术上化解了难点和痛点,从而令学生在学段之间更为顺畅地成长、“晋级”,也是从价值观的高度梳理脉络,为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建成教育强国助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称,中国已建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普及率、普惠率超过8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中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在变为现实。

  显然,在幼小衔接阶段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正是对“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现实的自觉维护。教育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带来的获得感越是明显,我们对幼小有序互通和融合越是要多花一份力气。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