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生活常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市公安局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发布会
警方十条惠民举措落地见效
  警方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
  通讯员供图

  9月28日上午,常州市公安局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警方第一批十条惠民举措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确定了《常州市公安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十条惠民举措》,覆盖了交通出行、民生安全、智慧安防、便民利企等方面,并持续扎实推进举措落实见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顾燕 葛小林

  交通畅行提升工程,主干道通行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常州公安交警部门创新建立“大数据+网格化+路长制”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机制,以“绣花功夫”探索实践“社会参与、协同共治”的新路径,“交通健康指数”保持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例如针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周边道路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创新推出“只进不出”“潮汐车道”“预约停车”“停车场引导”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主干道通行能力,局前街、晋陵路等道路高峰平均车速提升31.6%;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灯控路口联网联控,新增光华路等5条道路“绿波”控制,实现13个路口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信号灯路口联网控制率提升至98%;试行“Z”字形发光斑马线,提醒行人过街环顾两侧,减少斑马线上事故;在城区117个重点路口设置“红月亮”右转弯警示区286处,以隐患整改助推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同时,公安部门会同建设、规划等部门,推动“智慧停车”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958个,施划夜间限时停车泊位732个,利用退红线区域规范设置停车泊位680个,推动81家公共停车场将9.8万个泊位信息接入“智慧停车平台”。

  严打严防违法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安部门扎实推进“蓝剑”“百警会战”集中攻坚等专项行动,强化“兵团作战”,全面整合警力、资源,组建涉网新型犯罪研判打击中心,分层分级落实每警必盯、逐案必研,在全省率先建设涉诈网址智能预警拦截系统,搭建模型6000余个,累计处置恶意域名180余万个。今年以来,挽回群众损失4267万元,同比上升474.3%。

  同时通过打防并举,牵头制定出台《“全民反诈”防范宣传方案》,推动反诈宣传由“零敲碎打”向“立体化覆盖”转变,今年5月份“全民反诈”行动以来,电诈案件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5月至8月底,案件总量同比下降73.6%。

  民以食为天。今年以来,公安食药环侦部门共破获各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5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0人,缴获伪劣奶粉及原材料6吨、假冒调味品800多公斤、走私冻肉6吨、假酒500余箱、“三无”保健品200余箱,摧毁制假窝点12个,联合清除4个非法宰杀禽类大型屠宰点和交易点,发现并责令关停1个地下禽类交易市场。

  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出租房“微安居”上线

  常州公安全面实施“放管服”改革,将14项群众办理需求较大的车驾管业务下放至派出所窗口办理,打造“综合服务窗口”。全市首批10个试点派出所“综窗”8月开展业务已来已办理业务6.8万件。第二批19个派出所“综窗”预计年内全部建成。

  为推动群租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州公安自主研发“微安居”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信息自主扫码申报系统,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据悉,该系统已收到自主申报出租房屋20.8万条、承租人员信息33.24万条,排查发现11万处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已全部推送至出租人,督促履行主体责任,切实整改安全隐患。

  另外,常州公安大力倡导文明养犬,动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和物业保安等社会力量参与日常巡查,及时劝阻养犬违规行为;同时会同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巡查整治违规养犬行为,依法查处携犬出户不使用牵引带等案件595起,累计收容救助流浪犬1110余只。

  “智能前哨”护航校园安全,旅游警察保障景区安全

  常州公安推动将平安校园“智能前哨”建设工程纳入2021年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依托智慧技防云平台,专门搭建平安校园“智能前哨”智能化应用模型,探索异常治安警情自动化监测。

  同时成立了旅游警察支队,通过“旅游+警务”新模式,加大景区景点视频监控、平衡车、无人机等科技装备建设,在7个重点景区挂牌成立旅游警察中队和涉旅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此外,常州公安还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保障企业安全发展,截至目前,共走访服务企业9010家,协调帮助解决困难诉求3673件,检查单位9372家,办理内保行政案件257起,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57份,整改消除各类治安隐患1600余个。优化老年人出入境服务,专门在办证窗口设置“敬老专窗”, 提供专人进行“一对一”全程引导服务;简化老年人办证照片采集流程。自实施新举措以来,已累计提供“一对一”全程引导帮办和答疑服务729人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