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大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大国医邹燕勤,和你聊聊秋季养生

  编者按

  从本期开始,大健康特别开设“中医大师们的一日三餐”栏目,聊一聊专家们的养生经。人以食为天,饮食养生是长寿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饮食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环节,饮食养生也要顺应四季各节气的变化,达到体内的阴阳平衡。目前,已经进入处暑节气,秋意渐浓,燥气渐增,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大国医邹燕勤,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时节的养生秘笈。邹燕勤教授日常对吃很重视,秋天怎么吃?一起来看看。

  邹燕勤

  邹燕勤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孟河医派名医费伯雄之第四代传人。首批“江苏省名中医”,首届江苏省“国医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邹氏肾科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其父一代名医邹云翔,是邹云翔学术思想的传承人及发扬者。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博大肾科医院名誉院长。

  从事教学、肾病临床、科研59年,擅治各类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达国内中医高疗效水平。科研成果:获部、省级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四等奖二项,主持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卫计委二项重大课题,开发国家三类治疗肾病、肾衰竭中药新药二个,获发明专利二项,获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教育先进工作者奖。著书十余部,培养硕、博、博士后、师承学生、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进修医师、游学生近百名。

  入秋后这一粥一茶两汤润肺安神

  入秋后,特别要注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在饮食上,可以多吃点白萝卜、百合、西红柿、山药、扁豆、藕、芡实(新鲜的鸡头米最好)、茭白、南瓜、豆腐、莲子、肉、竹笋、糯米、粳米、乳品、核桃、蜂蜜、芝麻、葡萄、苹果、猕猴桃、梨等。

  铁皮石斛百合粥

  原料:铁皮石斛20克、百合5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1.若用新鲜的可将鲜铁皮石斛三根洗净,切断,拍碎放入200毫升水,久煎去渣取汁100毫升(也可以一次煎2~4倍量放入冰箱备用)。 2.用石斛汁加鲜百合两个、大米100克再加适量水煮粥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养胃润肺、滋阴生津,适用于立秋后老人口干、干咳、热病津伤、虚热不退、病后津亏等。是立秋后的阴虚津亏体质人群的保健佳品。

  铁皮石斛四花茶

  原料:铁皮石斛花3克、银花3克、杭白菊3克、三七花3克。

  制作方法:取以上4种花若干直接用开水多次冲泡饮用。可单用铁皮石斛花或铁皮枫斗3~5个泡茶。

  养生功效:养阴润肺、止渴生津;如暑热重火大加银花;如头晕目糊加菊花;如咽喉疼痛、心烦胸闷加三七花。

  酸枣红枣核桃酒酿汤

  配料:酸枣仁30克、红枣50克、核桃仁30克、鸡蛋1个、酒酿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酸枣仁、核桃仁、红枣加水适量,熬成浓汁。 2.加入适量酒酿,熬煮开锅。 3.将鲜鸡蛋打碎倒入,开锅即成。

  服用方法:晚饭后2小时吃一小碗,安静不做激烈兴奋运动,不看紧张刺激电视、微信,有睡意就休息。

  冰糖莲子汤

  原料:去芯煮好的莲子200克,冰糖(白糖也行)300克。

  制作方法: 1.先用开水把莲子焯一下倒出。 2.放水、糖、莲子,开后除沫,待莲子浮出水面,倒在大碗里即成。

  养生功效:莲子性味甘平,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这道冰糖莲子汤具有治疗秋季腹泻、舌疮、遗精、失眠等作用。

  秋季养生,姜和芡实少不了

  1

  驱寒气——姜

  姜作为药食同源品,应用广泛,夏秋吃姜对于祛寒气更起作用。姜味辛辣、性微温。邹燕勤的父亲邹云翔教授常说:“烧菜用不好生姜的不会是一个好厨师,用药配伍不好生姜(干姜)的医生也不会成为好医生。”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共计260首方,有71首方用到生姜,李时珍的中医名著《本草纲目》全面记述姜的气味、功效和禁忌,并附姜方79首。邹燕勤教授一般治表寒用生姜,治里寒用干姜、老姜,凡是慢性腹泻、肠炎属于脾胃虚寒时,不给病人开药,就介绍病人回家用邹家祖传的秘方——老姜煮芡实粥。

  民间流传姜的佳话,“一片生姜胜单方,一杯姜汤保健康”。这里介绍几种邹老经常在家用的姜保健小秘方。

  感冒:生姜9克,捣烂,加红糖,开水冲泡,调匀温服,服后盖被取汗。每天1次,连服2~3次。

  斑秃: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或鲜姜频擦。

  痛经:益母老姜汤,活血调经,温经止痛。煨老生姜1两、益母草1两、红糖2两。用量:煎取3碗,分3次热服。每月行经前三天服之。

  如何正确吃姜

  (1)“早吃姜似参汤,晚吃姜赛砒霜”。一天之内,早上食生姜最好。人的养生要顺应四时,与大自然日出一样,早晨人体阳气回升,正是气血流经阳明胃经时,此时进食温性的生姜,可以帮助人体阳明胃经,阳气宣发、促进消化。晚上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体的阳气也已收敛,此时若过食生姜则违背天时,适得其反,影响阳气内敛,不利于劳累后身体的恢复,郁热积水,有害健康。如再姜酒同食,火上添油更易损伤五脏。当然凡事不绝对,灵活把握比如晚上散步时出汗着凉了,喝点姜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

  (2)姜并非吃越多越好,孔子在吃饭规里面提到“不撤姜食,不多食”,建议吃姜要适量不能贪多。还有一些人群不适合吃姜:①风热感冒、咽痛、发热;②内火大的体质,鼻易出血、牙龈肿痛、易怒、易汗、大便干结;③湿热重的人群,苔黄腻、口干、口臭、湿疹、关节肿痛、小便热。

  2

  除湿气——芡实

  鸡头米,学名芡实,古药书中说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具有治疗“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

  芡实为水中人参,是除湿佳品,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为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之良药。中医认为,脾健则水湿自去,肾气旺则固摄有权,久久服之,诸症自消。

  芡实含少量淀粉、少量脂肪油及钙、磷、铁、核黄素、维生素C等,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它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实验证明,血清胡萝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发病概率下降,大大减少癌症发生的机会。

  每年8月中旬鸡头米上市时,苏州当地人都会买十斤放在冰箱中,每天拿一点开水一煮,或者再放个鸡蛋,非常有营养。中老年人用它来健脾祛湿,年轻女性用它来美容养颜。最简单又有营养的吃法就是“鸡头米汤”。将芡实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才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食用太多。芡实可以直接煮汤,既简单又有营养,同时搭配莲子和粳米熬成粥,还能消尿蛋白,特别适合肾病患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钢(邹燕勤女婿)在临床中研究发现的一道粥,适合慢性肾脏病长期尿蛋白不消的患者,取名为“消尿蛋白粥”。成分有芡实、莲子、粳米。肾病患者也可以长期吃芡实,《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一个人吃一般取芡实30克,莲子10枚(去心),粳米60克。洗净后和平常熬粥一样,只是比平常熬粥要多放些水,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慢慢熬成粥即可。对于普通的尿蛋白高的人群可以每天早上吃1—2碗。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