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被尘封73年的历史,不该被忘记!”7月17日,盐城射阳县委收到一封名为《不该被忘却的小孤庄英雄》的信,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小孤庄(原名“交溜”)老百姓无私帮助华东野战军重伤员的故事,希望政府帮忙找到当年的老乡。近日,在江苏银宝集团的积极帮助下,找到了当年小孤庄地理位置和依然健在的老乡。当年的战争是怎样的?老乡们是如何帮助重伤员的?8月22日,现代快报记者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通讯员 潘海滨 乔晓华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菲
老百姓无私帮助重伤员
1948年5月中旬,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黄百韬部队的围剿,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主力部队奉命南下转移,其中一支行动困难的重伤员和小部分医护人员近百人,转移到射阳黄海边小孤庄隐蔽起来,由医疗队教导员李福田带队。
小孤庄四周都是芦苇荡,对伤员隐蔽来说,是绝佳位置。李福田说服老乡们不要随意外出走动、白天不要点火烧饭、不要发出大的声响、晚上点灯时把窗户遮挡不要透光,老乡们爱戴解放军,都自觉配合。
不过,国民党部队还是得知沿海一带有华野部队重伤员,更加紧对这一地区展开篦子般的扫荡。于是,李福田连夜动员小孤庄的乡亲们帮助医疗队转移到海滩边,且分开来挖地窖,天亮时地窖分别挖好,把所有的重伤员都转移到地窖里隐蔽起来。
一位老汉在村里德高望重,主动带着乡亲们给伤员烧饭熬粥,夜深时和李福田一起,一个地窖一个地窖地送饭送水,乡亲们几乎用尽家中所有储藏的粮食。
到了六月中旬,黄百韬部队被调到豫东战场,这场生死危机得以消除。由于李福田处置得当、老百姓无私相助,这批重伤员没有一个牺牲和掉队。
不该被忘却的英雄
“革命胜利后,老百姓有没有向当地政府报告过?那位带头老汉的义举得到褒奖了吗?他的晚年过得怎么样?”此后,李福田南征北战离开了苏北大地,但小孤庄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1956年,回老家阜宁探亲的李福田,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到射阳沿海查找小孤庄,未果。此后,他三次利用出差苏北之际,到射阳县查找这个小孤庄和老汉,并多方打听,扩大范围,踏寻小孤庄周边五十里皆无音讯。
1990年,李福田带着遗憾去世。为完成父亲的遗愿,李福田的儿子李辉继续踏上寻找小孤庄的旅程。
李辉回忆道,他父亲为人低调,平时很少讲自己的英雄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这段动人往事。“父亲说这是他参加革命后遇到的最困难、最危险的一次经历。如果没有当地群众特别是那位老汉的支持和帮助,这批重伤员很难活下来。他特别希望找到他们,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7月17日,盐城射阳县委收到李辉写的《不该被忘却的小孤庄英雄》的信,随即着手寻找小孤庄和当地的老百姓。在江苏银宝集团的积极帮助下,寻找到当年小孤庄地理位置,现在是射阳盐场境内的达阳现代农业公司健康养殖示范小区,并找到仍健在的见证者——94岁的射阳盐场退休职工陈文花。
“小孤庄精神”不会消失
8月22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达阳农业养殖小区。银宝集团工作人员指着养殖区西边的一处鱼塘说,“这里就是当年小孤庄所在地。小孤庄老百姓搬走后,1958年,这里成了国营射阳盐场,包括陈奶奶在内的几名小孤庄老百姓就在盐滩工作,后来这里成了养殖场。”
记者来到位于养殖场南侧的黄沙港镇盐馨花园小区,找到了当年的历史见证者陈文花。说起70多年前帮助华东野战军的往事,陈文花记忆犹新。
“我当时只有21岁,刚把老大生下来,正在家里坐月子。我把家里堂屋腾出来让重伤员住,记得一开始有十几个重伤员住在我家里。”据陈文花回忆,当时居住在小孤庄的老百姓有17户,大家都吃盐蒿等,把家里的麦子、玉米省下来给重伤员吃。“那位德高望重的带头老汉叫刘正桥,是我的叔公,无儿无女。他掩护重伤员最积极,同重伤员打交道最多,李福田教导员有事都找他商量。”
说起为什么没有把这些事上报政府,陈文花连忙摆摆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什么好宣扬的。”
“我父母他们帮助重伤员的故事,我也知道一些。”虽然那时陈文花的大儿子刘如荣刚生下来,不过此后父亲经常拿当年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的事迹教育他。
“以前我们在盐滩,工作很辛苦,有时候难免抱怨,父亲就会说这点苦算什么,以前华东野战军重伤员在这里的时候,不仅吃不好穿不好,还有生命危险,他们都挺过来了,要向他们学习。”刘如荣耳濡目染下,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他和父亲刘长清都是江苏省劳动模范。
“射阳县小孤庄人民群众为了保护人民军队,不惜生命、无私奉献。这些无名英雄对人民军队的支持和帮助不应该被忘记。”李辉说,故事里的许多人虽已经与世长辞,但“小孤庄精神”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