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里杂草丛生,还有垃圾,现在园林部门对这里进行了改造,种上了花草树木,还安装了凳子,走累了可以歇歇脚,这个小公园建得真好。”8月11日一早,在灌南县城区健康南路小公园溜达的70多岁市民李春明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和李春明老人有着同样感受的不少市民惊喜地发现,过去城里不少“脏乱差”的闲置地块,一个个都变成了四季有绿、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小公园。这些规模较小的公园绿地,按面积大小分为游园和口袋公园,包括各种小游园、小公园、小型绿地、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等,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形成开放的城市绿色空间。
大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小游园建设方便群众生活。只有真正从群众关注的细节入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才能打造出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现代化的水绿灌南。
由于历史及空间原因,灌南县城区大部分区域缺少公共绿地和休闲场地,今年春季以来,灌南县按照生态优先、规划引领的思路,在加快推进南六塘河滨水风光带、硕项湖健康步道及配套工程等项目的同时,积极推进游园和口袋公园建设。
“游园和口袋公园虽小,满足的却是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科普等诸多民生需求。小游园建设的背后是普惠大民生。”灌南县住建局局长唐亮说。
在具体的规划建设过程中,灌南县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提高绿量、一园一景”的总体思路,充分征求周边群众的意见,摸清群众的意愿,有针对性地确定选址和设计方案。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建设居民身边小而美的游园和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提升街区、社区品质与活力,让它们成为居民便捷可达的生活空间;以“公园+”注入教育、文化、体育等多元活力,增加吸引力,让它们成为意趣盎然的活力空间;加强园林绿地与健身、康体空间的结合,设置健身步道及康体设施,提升户外绿色公共空间减缓压力、调节身心的功能,让它们成为舒缓身心和促进健康的近便地,拓展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空间。
如今,在灌南县城区,“出门小游园,散步闻花香”,社区居民出门步行5到10分钟便可走进散落县城的70多个游园和口袋公园,享受着完备的健身、休闲设施带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