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深刻内涵,其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具有座右铭意义。它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赤胆忠诚和人民情怀,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和精神坐标。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基本要求,也是“底线”要求。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牢记这一要求,并在实践中表现出这一原则。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又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最高水准。这是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崇高的精神追求、毫不动摇的信念。很大程度上,这八个字是生命的誓言,是纯净如高山雪莲的准则。若没有坚定的心志,没有恒定的信心,没有勇敢无畏的气魄,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在艰苦、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浴血奋战,顽强不屈。众多优秀党员用生命呵护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大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个别党员经不起现实考验。这也说明了“忠诚”二字的分量和“不负”二字的知易行难。
应该看到,“不负”和“忠诚”的内涵,有相通的地方。不负人民,是一种本真的立场,是一种朴实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恒定的操守。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决定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哲学深度和逻辑统一性。
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抱着必胜的信念、忠诚的气概,投身革命事业,完成了解放大业、建国大业。不负党的奋斗目标,不负人民重托,是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历史地成为了中国气节、中国精神。
历史洪流滔滔不绝。“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前进道路上的“能量池”。每一个坚持初心、不懈进取的中国共产党人都能从中获得校准坐标、推动进程的巨大能量。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是宏大的叙事,闪烁着集体英雄主义的光辉,也是细节化的写实、指向人心深处的亮色。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历史书就的事实,且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成为考验。对个体而言,这份考验时时存在、永远有效。
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始终保持赤子之心,把个体的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他们忠诚可靠,壮心不已,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张桂梅、黄大发……就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杰出代表。但现实中,也有人信心不坚定,表现出观望、敷衍的一面。这个事实印证了弘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的重要性,也印证了开展“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总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看似简单,却富含深刻的精神内涵。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求真务实的原则。每个党员都必须以此为本、一生铭记。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