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用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的话形容,是一个“载入泰州史册”的日子。当天下午,泰州举行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暨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大会。
融合后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被赋予了新的定位:泰州发展的“特区”、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努力成为健康名城、幸福泰州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史立军表示,泰州要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目的是聚合要素资源,激昂起中国医药城的龙头,构筑“全市协同、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医药产业“1+N”发展格局。
“只要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需要的,我们能给的都给、坚决给到位,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努力给、创造条件给。”史立军说,医药健康产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蓝海”,全省13个设区市,有12个都把医药作为主打产业,全国400多家国家级产业园区中,一半都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方向。泰州尽管已经下了“先手棋”,医药高新区已集聚1000多家国内外医药企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培育的“泰州国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但是泰州依然必须加快构建动能更加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产城“双强”支撑未来发展。2019年2月20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正式建立了两区融合发展联动机制。泰州又花了一年时间,动真碰硬推进深化园区改革,为两区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2020年12月30日,中共泰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正式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自此,泰州将中国医药城定义扩大到泰州全市域,医药高新区是中国医药城的核心区。目标是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医药产业,形成以医药高新区为龙头、各市(区)各有侧重、全市域竞相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
史立军表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作为“特区”、核心区,要发挥核心作用、作出特殊贡献,勇立改革创新潮头、争创更多第一唯一,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产业新高地、科技创新新高地、对外开放新高地、民生幸福新高地。到2023年,医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经济总量突破13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1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
史立军要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必须扛起医药“第一产业”的“第一担当”,始终把“产业强区、项目为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以项目招引的大突破、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不断提升产业的辨识度和贡献度,全力锻造支撑三大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硬核力量”,尤其是医药产业要确保规模总量持续领跑全国、专业园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前列。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说到底就是要把泰州的发展高度顶起来。”史立军说,这也决定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必须以更高标准、在更广范围找准参照系。
会上印发了《支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率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含金量的成色史立军用三个“最大”形容:最大程度地回应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发展诉求,最大限度地拿出了泰州的发展“家底”,最大力度地赋予了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增势扩能的发展空间。
同时,泰州专门成立了中国医药城建设发展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史立军和市长朱立凡担任主任,到第一线当起“施工队长”,带头谋划重大事项,抓好工作落实,解决矛盾困难。张卫兵 尹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