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2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6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书山幽径独行客——浅析陈仲明教授书法艺术 □苏澜
  《无执无失》
  泰州牌楼《大道无边》
  泰兴《上善若水》碑石
  扬州平山堂鼓楼
  《陶公隐逸》
  泰兴银杏古风碑石群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廷宝故居
  李白诗
  徐复诗

 陈仲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7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后潜心专攻书法艺术,在南京师大美院、文学院执教书法数十年。其《朝鲜书法史》连载于《书法报》。多篇论文刊登于《书法研究》《中国书法》 ,参加编著《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外文化辞典》,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陈仲明书法集》。为南京鼓楼、南京夫子庙牌楼、南京阅江楼、南京郑和纪念堂、南京甘熙宅第、杨廷宝故居、扬州平山堂钟楼和鼓楼、广东南关古庙、安徽琅琊山大雄宝殿、泰州望海楼碑苑、泰州老街牌楼、江苏古银杏森林公园、徐州彭祖园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学校园题书,或匾额或长联或镌石,意在求索沉郁苍厚、跌宕高远之书法境界。安徽琅琊山琅琊寺8米山石镌刻其题书《大道无边》碑石,与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毗邻。20米长的大型隶书《延陵赋》石壁,其悠远古朴的书风,一展逶迤历史之壮阔。

  对于陈仲明教授而言,书法仅仅是他的平常生活之一,也是精神寄寓之一,其中有乐趣也有艰难,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读书。躲进书斋,远离尘嚣,读至精彩处,会击节叫好。字里行间的闪光点,与读书人的思想在心灵深处碰撞出火花,使人如醍醐灌顶而恍然彻悟,具有深刻思想的书籍是他最好的心灵之友。他喜欢静然读书、洞然观世的生活。

  他信奉叔本华的那句话: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数十年前,他毅然辞去美院的书法系主任,自愿到文学院教中文系学生的书法。深居简出,回归一个读书人和教书人的简易生活。说逍遥也成,说苦修亦可。他觉得,古人讲渊博,就是多读书。那些思想深刻有着锐气与持守者的独立精神的书与文,就是好书妙文。内心强大者,方能孤行己意,是一个思想者进入了深沉的境界。

  一个人的特立独行,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经历了一条艰难曲折的生命线。

  人们说“苦难是财富”,他以为,“财富”之说,仅仅是其一面,苦难是双刃剑,苦难者夭折甚多。自己既是苦难者,亦是幸运者。3岁失怙,15岁做了插队知青,拉板车、做石匠、做纤夫、上河工,一路艰难而行。在大学校园30年,音乐系、美术系、中文系都待过,接近不惑之年,又到阎王爷那儿报到过,万幸的是大难不死,阎王爷又把他打回了俗世。这些岁月之痕,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个性,外表温和沉郁,但内心坚韧倔强,成了独往于书山的行路客。

  有记者采访:你在大学待过音乐美术中文三个系科,你的艺术之旅也不同一般,说你在书法界特立独行,属于有点“怪”的那种人,你以为呢?

  他淡然一笑:我就是一个平常人,有着很强的草根意识,万事只求半称心。他自己写有一篇随笔:《草根陈仲明——回顾人生的“过”》。所谓的怪,无非就是自己的见解迥异于世人,不参展,不搞个人展览,也不参加活动,我本是一个书斋里散淡的人,向往陶渊明的那种田园生活的境界。

  他以为:学书法是比较乏味的事,临帖要不厌其烦,汲取古人的精气神。在浸淫古人墨迹与碑石中,体验和悟彻个中三昧。

  陈仲明教授喜欢陶渊明。陶翁闲静少言,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他觉得这其实是陶氏博览的谦逊之词。陈仲明教授颇好临帖而“不求甚解”。

  他常说,读帖,眼睛要毒。他临帖甚多,凭兴趣率性而为。对碑帖,有着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一碑一帖,其中有意味的就临写,觉得无意味的就跳过去。他认为所谓千古名帖,也会有瑕疵,临帖就是磨炼自己犀利的辨析之眼。遍览群帖,视界也就宽博了。

  一个成熟的书法家,必须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面貌。

  陈仲明教授的书法目前已形成具有个人形态的风格和风骨。“字如其人”,从他的墨迹中可以寻找到一些轨迹,意在追求沉郁苍厚、跌宕高远。

  郑板桥的“野狐禅”,是“删繁就简三秋

  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求索个人风格的一种路径。书法风格的形成并非单一,往往多面重叠。比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可他《江城子》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绝对凄怆潸然。诗词如此,书法也是如此。因此,一个人的书法风格也应根据内容形式,在多元选择中决定具体的走向。

  我手写我心。把书法当成作曲,这样才能写出性情,写出自己的风格。

  书法和作曲有着某种相似性,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曲子,一个作曲家,也可以谱出情感迥异的乐曲。碑石大字求索浩然大气,行草墨痕求索清逸高远。认识自己最难,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真正的个人风格才能有所归宿。书山独往,墨海沉潜,才能真正做到悟彻。沉寂,才能蓄积郁勃大气,书法才能孕育坚实而雄浑凝重的气势走向。

  在如今奔趋角逐的时风之下,不参加群体展览,也不张罗个人展览,有个时髦词叫“蒸发”。在某种意义上,他属于“蒸发者”。

  陈仲明教授以为,展览有几种,一种是即时的展厅展览,还有一种是不是展览的展览。他先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写过几十处匾额和碑石,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展览,他由衷感谢那些邀请他题书的具有慧眼的伯乐。

  南京城的东西南北中,都留下陈仲明教授的书法墨痕。城北长江边巍峨卓立的阅江楼,如今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齐名,南大门对联“狮梦醒来顶天立,龙吟远去抟海飞”,狮子山麓雄伟壮观的郑和纪念堂横匾,城西“阅江广场”每个高达四米的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光芒,城南国家5A级景区夫子庙,瞻园路口的牌坊对联,秦淮河边的长亭匾额《迁想妙得》,桃叶渡祠堂横匾《浓淡由己》,白鹭洲横匾《烟雨轩》,秦状元故居的对联,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徐福的别业胡家花园横匾《春晖堂》,东郊梅花山麓《清溪思源》碑石,仙林大学城《厚德载物》的大型碑石,市中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碑石,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廷宝故居》匾额,都出自其笔下。

  大气必然带来人气。国家级风景名胜琅琊山,一坞古木森森状若扶椅的壑地之中,宽达八米的碑石上镌刻着他题写的“大道无边”四个大字,在蔚然深秀的天地间,更显气势之壮阔。

  春雨化雨润物无声,山林与名胜之地的书法碑石、匾额,可谓天地展厅。游人在心旷神怡的游走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书法写小字易,写大字难。《大道无边》碑石,与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碑石毗邻,回响着高山流水心有灵犀的浩渺之音。为国家银杏森林公园题书的《银杏古风》碑石群,每字高达220公分,尽显沉郁苍厚、刚峻挺拔的风貌和气势。

  他认为:要形成浓郁奇崛的个人风格,写出一己心迹,还有漫长的求索之路要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