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在《江苏画刊》工作的朋友送我一本《书法》杂志,就是那本杂志,让我最初知道了苏金海,他在该杂志社举办的全国篆刻征稿中,荣获一等奖。那时,和他一道获奖的还有马士达、黄惇、徐利明等人。我知道,后来其他人都成了中国书法篆刻界的“人物”。不同的是,苏老师那次成名之后,既没有在专业机构弄一官半职,也没有在大学里当个硕导、博导。可他也没有因此潦倒。他依然在南京市第四中学的教师岗位上教书育人,直到光荣退休。
可喜的是,他退休前、退休后一样,都有深深的挚爱,把精力投到自己钟情的书法、篆刻上,像一头忠厚的牛,毫无功利心地耕耘着……这样的人,不“牛”、不“著名”才怪!
顺着我知道的话题,我们聊到他年轻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埋头治印、习字、读书。原来年轻时,他是南京四中高中毕业的,1970年底,他很幸运留校任教。他应该算是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了。结合教学,他阅读了能找得到的中外文学作品、文艺家传记,读书启迪心智,他曾想当作家、诗人、作曲家,甚至想当一个考古学家。之后现实阻隔,他却“如梦方觉”,因某种机缘,他迷上了“篆刻”,钢刀在石头上游弋的感觉真爽!从此他一发不可收……
在那些年里,他一边临摹古玺印,一边进行姓名印和词句印的创作。对于古代作品,他偏爱战国官玺的雄强,汉代凿印的天放。他说,对于清代名家的作品,除了精心临刻赵之谦外,其他名家的作品都一一认真地研读,并做笔记。
后来他又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和志趣,选定了以小篆和金文作为学习书法的重点,教学之余,始终临池不辍,做到篆刻和书法齐头并进。他学习书法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篆刻服务。勤习篆书,兼及隶书、行草,这样的坚持,给他的篆刻创作注入了神奇的活力,也增进了对各时期古文字造型及书风的认识。他继承传统,刻而优则学,学有余则刻。他说,刻印写字的生涯,就是自我修为的生涯。艺术不只是技术,更是一个人内在精神、胸襟、气度的体现。他总是身体力行。
获得全国一等奖,当然很牛吧。可是成名之后,苏金海依然是一如既往在青灯黄卷中,于寸刀一石间,不计寒暑。早些年,他曾为自己刻过一方印:《四十二年老园丁》,其印意思好、篆法妙,宝刀老辣!园丁42年,教书育人,同时也是自我修养,有了严谨治学的过程,因而在古文字、历史、文学等相关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他严于律己,低调做人,奉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追求一种禅意之美。他又在书法、篆刻上不断精进向上,终于修得风格的蝉变。这些“春华秋实”,较之别人的“做官”,难道不是更为珍贵?!朋友圈中,有些人在了解到苏老师的“刻苦史”后,也会感概地来一句:“厉害!高手在民间!”
我是认同“高手在民间”的,其实挺正常。大山大水方为辽阔,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毕竟“象牙塔”之外还有“金海”!值得一说的是,往住高手都不会到处宣扬,很多情况下,高手是比较低调的,看起来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但只会在某些时候,体现出高手优良的品质。所以,一般世态下,即使你跟“高手”相识很久,也不一定发现他的非凡,旧时隐士、高士或武林中人,大都如此。
在中国印坛上,苏老师是以甲骨文、金文入印而为世人所知的“高手”。从先秦古玺、明清流派印,到近代印家乔大壮、易大厂、谈月色、简琴斋,无不涉猎。而今天,让我这个门外汉赞扬的基点是,他不懈追求,始终奔跑……在半生的岁月里,他竟然没有举办过个人展览,也没有在传媒上自我炒作过。他孜孜以求,默默耕耘,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参加过无数的展览,参加过许多慈善义捐,出过五部印谱,却没有一方印章重复。数十年如一日,方寸之间,尽心尽力,践行初心之爱,从一而终。难怪,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为其出版的《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苏金海卷》一书中,赞其为“疏淡从容,洗练旷达”。对苏老师的“印谱”,我的恩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常国武先生曾有评价:“小据方寸,大家气象。”胸藏古韵,书印才子能本色;刀笔龙蛇,甲骨名士自风流。所以,我说苏老师是“象牙塔”之外的“金海高人”,是当今“书印风流”的真名士!
(本文有删节)
苏金海
1952年生,江苏南京人。字博生,号河西外史。室名八百草堂、盋山精舍、长虹唫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研习书法篆刻艺术及古文字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副社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甲骨印社社长、郑州大学篆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兼职教授。
篆刻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五、七、十一(特邀)、十二届(特邀)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一、二、三、五、六、七届(评委)篆刻艺术展,当代著名中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第二、三届国际篆刻艺术大展(韩国),第一、二届国际篆刻艺术展(中国),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百余次。1983年获《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首届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1986年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优秀作品奖,2001年获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届文学艺术奖银奖(美术书法类金奖空缺)。书法篆刻作品被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西泠印社、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专业机构收藏。曾应邀在南京印社业余书法篆刻学校、江苏教育学院(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及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篆刻。著有《苏金海印集》《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苏金海卷》《苏金海刻心经》《金海印谭》《苏金海印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