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在线秒开方、诱导卖药……你敢这样买处方药?
网售处方药解禁
监管不足令人担忧
  线下医疗机构可以进行用药咨询
  付费后平台“医师”可以补开处方
  不得网售药被伪装成中成药,广告语有煽动性
  以上图片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经过多年等待,网售处方药落地细则终于“真容初现”。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

  不过,处方药因其有着明确的用法用量和适应症,如何对之进行风险把控和有效监管,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自2019年重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删除了“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处方药”这一条款后,各大网络平台试水销售部分处方药。最近,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监管不足等,带来一些用药风险,而这些漏洞都是在政策落地前需要处理的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

  患者身份审核不严

  允许“先买药后补处方”

  辛伐他汀片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是一款常用的降血脂类处方药。最近,记者登录某处方药网售App,随机搜索“辛伐他汀片”后,将其加到了购药清单。提交清单后,界面直接弹至付费窗口,完善物流等信息并付费后,药品显示购买成功,订单信息显示“药师审核中”。随后,记者收到一条订单成功的短信,提示“若预定商品包含处方药,请务必上传或发送处方信息”。

  其间,客服“贴心”提示,“您可以在首页找到免费问诊,点进去咨询,任选一位全科医生开张电子处方就可以了。”根据提示,记者随机选择一名药师进入沟通界面。“你好,买了辛伐他汀片,帮忙开一个电子处方。”头像名称为“李医师07”的医生迅速回应,表示可以,并询问需要几盒。记者回复数字后,这名医师开出一张“电子处方”。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电子处方有效期只有3天,再次购药怎么办?记者看到,为方便用户重复购药,已开过的电子处方全部被保存在“我的处方”里,再次买药时点击“快速续方”,可以直接弹出同药师的沟通界面,快速获取电子处方。

  先买药后补方,整个操作中,处方药和网购商品体验并无区别,也没有认定患者的复诊身份。

  意见要求

  意见明确要求,网售处方药需要有来源真实可靠的电子处方,也就是说,应当在审核电子处方后再为患者开药,这样才合规。

  2

  专业判断极度缺乏

  让买药人自己看说明书

  一种药在什么情况下能服用?有没有副作用?患者没法判断,需要医生提供专业的支持,这样的药品叫处方药。当买处方药变得像买普通商品一样简单,用药安全就会存在极大的隐患。

  记者在一个购药平台咨询辛伐他汀片是否有副作用时,网售平台药师回复“请看说明书不良反应一项”,此后便再无回应。

  “辛伐他汀片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汀类药物,这款药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航空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医师陈群提醒,当患者服用该药后出现肌肉酸痛、尿液变黄等情况,需要立刻就诊。“看门诊时,医生肯定会提示这一条,因为肌肉疼痛、乏力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有误判的可能。”

  陈群还提醒,初次服用辛伐他汀片1到3个月后应检查肝功能,后期每半年检查一次。陈群说,不少患者嫌麻烦直接在网售平台开药,如果平台把关不严,用药安全无法保证。

  医生建议

  “处方药的开具是专业的医疗行为,病程进展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家族史、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陈群表示,处方是一个动态过程,目前的长处方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病情是否发生其他变化,需要一系列辅助检查后做出判断。

  3

  用药安全监管不力

  把不得网售的精神药品伪装成中成药

  记者登录了十余个常用的网售处方药平台,确实没找到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但另一种形式的“诱导卖药”却在悄然上演。在一款网售处方药App上,记者输入“艾司唑仑片”后立刻获得大量的该药品销售信息。艾司唑仑片属于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类药品,主要用于各类型的失眠患者。按照相关规定,精神药品必须由麻醉精神考核合格的医师开具。

  按道理不得在网络销售的药品为何能搜到?原来,平台将这款监管药品替换成某中成药,商品的封面图中还贴上“远离负情绪、延长深睡眠”等煽动性的广告宣传语,不细看很难察觉。记者随机选择一家药房并进入在线客服界面,客服说,需要先下单才能填写处方,进行实名登记就可以。记者称自己有点失眠,客服随即发来一个名为“晚安胶囊”的药品链接,建议搭配服用。整个购药过程,除了客服介绍购药流程并借机“推销”搭配药品外,没有任何医师进行干预,只需完善个人信息提交处方预约即可。

  这种通过关键词诱导卖药,再用煽动性的宣传广告语打动用户,随后推荐配搭药品,商家显然把网售处方药当成了赚钱的买卖,而本应提供的专业性服药提醒却完全缺失,这样的用药安全让人担忧。

  意见要求

  意见明确指出,严禁销售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根据规定,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药品属于特殊管理药品,不得在网上销售。

  支招

  应对随意开方

  试试线下首诊、共享处方

  网售处方药平台随意开处方,患者又有一定诉求,对此该如何把握?陈群认为,网售处方药本质上属于一种药品销售行为,其主要作用是引入竞争机制,让药品市场更加活跃,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权。也就是说,患者在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断,由专业医生开具合规处方并指导用药后,是选择在医院开药,还是选择在药房或者在互联网上开药,由患者自己决定。从这个角度上看,网售处方药绝对是一项惠民之举。

  哪些人会选择网售处方药?陈群分析,三类患者可能诉求最高。一是非急性期慢病患者,他们的用药相对稳定,出于便利性考虑,会偏向于网络平台购药;二是行动不便或是偏远地区的患者;三是自费人群,他们更倾向于“货比三家”,选择促销力度更大购买更便捷的渠道来购买。“可以想见,网购处方药政策一旦放开,各个市场主体会想尽各种办法来争夺这几类人群,患者也将从中获益。”

  不过,医疗行为有专业门槛,方便买不等于随便买,“电子处方”的来源真实、可靠仍是保证处方药网售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目前线上“随意开方”等情况,陈群认为,药品安全关乎生命安全,严格监管是必须的。像北京的部分医院,互联网诊疗的首诊必须是在线下,后续线上复诊时医生会通过视频验证身份,线上同患者交流,同时根据患者近期辅助检查结果和出现的问题做出进一步判断,“患者体验很好,也会安全许多。”

  也有专家表示,国家应该开发处方共享平台,让公立医院的优质处方尽快流转到药品零售机构。“处方外流模式在放开初期可以先选择慢病人群进行尝试,他们对自己的用药情况和身体变化更了解一些,风险会更小一点。”陈群说。

  提醒患者注意的是,要有更强的风险防控意识,生病后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首诊,如确有网络购药需求的,应当诚实守信,不隐瞒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合规购药服药。收到药品后要注意用法用量、副作用、有效期和保质期等,有条件的最好咨询医生后再服用。

  新闻名词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药品标识为RX。处方药一般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或潜在影响,对用药方法、时间等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凭处方购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滥用和不安全用药问题,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