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0版:小记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4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梳篦非遗传承人指导小记者体验“开齿”技艺 学校供图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瑰宝,感受积淀了千年汗水与智慧的艺术结晶,近期,现代快报小记者工作室特邀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梳篦)代表性传承人,常州龙城梳篦厂办公室主任刘君苏先生走进钟楼实验小学,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我们先了解了梳篦和篦箕的区别,梳篦的起源发展,并详细了解了梳篦的制作过程,首先制作梳篦,再做篦梁,篦齿……最后就会在梳篦上雕刻出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图案。现场龙城梳篦厂的工匠们还展示了手工开齿这项绝活。在他们的耐心帮助和指导下,我们都激动地体验了一下这项技能,感叹其工艺的复杂和艰辛,通过这次体验活动,也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工匠精神——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 六(10)班 孙梦轩

  

  上次我们看了炭精画,这次我们来讲讲“宫梳名篦”之美誉的“常州梳篦”。说到梳篦让我想起了常州有两条街巷,一条叫木梳街,另一条叫篦箕巷,他们的名字带有常州的特色。

  在这堂课中,梳篦传承人给我们示范了“开齿”,这道工序需要用到磨具和锯刀。我们看到老师傅先把已经要做好的半成品放到固定器上,然后再拿出锯刀在半成品上来回锯。而且最让我惊叹的是老师傅虽然是手工操作,但是梳篦的齿的宽度和长度,还有齿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后来,我们有的小记者还进行了体验制作。古代由于常州的木梳和篦箕做的非常精细,被当时的朝廷所看中,每年都会派人来常州采购梳篦供朝廷使用,于是就有了京杭大运河旁“篦箕灯火,文亨穿月”的篦箕巷!

  三(1)班 李鑫阳

  

  “古代有护发素吗?”“什么样子的?”“跟现在的护发素是一个作用吗?”等等问题,所以今天介绍的就是它——梳篦。梳篦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木梳。不过它们的用处是不同的。木梳是用来梳头额,而梳篦呢,它是用来除头虱的。

  接下来就是制作啦。刘老师给我们看了木梳工序中的一道,叫做开尺。首先要先在木头上画出轮廓,然后再把尺旁边的空隙锯掉,锯掉以后还需要再打磨平滑。我们看完后,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五个小组每组一个。回答正确的就可以上去亲自体验一下这个过程,大家都积极参加,现场可活跃啦。

  三(10)班 孔静怡

  

  篦箕是什么呢?当老师讲到这里,我们听的特别认真。篦箕有73道工序过程,也可以叫72道半,材质是竹子制作而成,一边密,一边稀,篦箕的作用是去除虱子。

  记得有一次奶奶帮我梳头发,我觉得有点痛,让奶奶轻点,可奶奶却说:“这点疼算什么,他们小时候,头发上有虱子,只能用篦箕除掉,那才叫疼呢!”当时奶奶说的篦箕,我没明白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篦箕的作用。 三(13)班 张馨月

  

  常州的梳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品。早年生产的梳篦被选为宫廷贡品,享有“宮梳名篦”的美誉。

  梳篦也称“篦箕”,以毛竹、牛骨、生漆等为原料,经七十多道工序制成;木梳以黄杨木、石楠木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由73道工序组成。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当时运河两岸的整街满巷都是篦梳作坊,木梳街、篦箕巷正是由此而来。

  梳篦的篦齿细密均匀,绘画也很精美。常州梳篦巧夺天工,历史悠久,举世闻名。

  三(15)班 陆泓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