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保护个人信息,亟待“突破效应”

  个人信息保护已形成多方关注、多措并举局面。这是令人欣慰的。接下来,应该在关键环节形成“突破效应”

  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个人隐私泄露的遏制,给人越发聚焦、加速的感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2日举行记者会透露,即将举行的常委会会议将继续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草案以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为核心,以严格规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为重点,将为防范和遏制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最高人民检察院22日发布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一些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被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依法追究责任。

  就媒体报道中涉及的App过度索权导致信息泄露等相关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回应称,正加快制定出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而在4月20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推进App个人信息保护治理,要强化关键责任链监管,抓住应用商店这一关键环节。

  这些信息表明了在立法层面、司法惩治层面以及监管层面发力的决心。联系近年来相关领域新政频出、整治成果累累的现实,可以说个人信息保护已形成多方关注、多措并举局面,这是令人欣慰的。接下来,应该在关键环节形成“突破效应”。

  其一是加强立法,健全法律法规。目前,这一事务正在加快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及早落地成为民心所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会被人钻空子、找漏洞、打擦边球,就会出现对挑战社会心理底线的行为只能道义谴责、实际无可奈何的情形。

  其二是加强监管,防止监管阵地失守。在互联网+的时代,监管部门的执法监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明显的。面对海量的App及其他产品,光是检测一番就耗费莫大时间和精力。工信部表示,加快推进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建设,今年力争具备全年检测180万款App的覆盖能力。这一表态即说明了在监管技术能力上还有待于加强。此外,上个月,国家多部门针对13类常用App给出“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的判定,但根据消费者体验,做不到这一点的并不鲜见。那么,如何全程审视相关App的表现,加以警示,也是一大课题。而不管怎么说,引入和鼓励社会监督机制,必不可少。

  其三是加大惩治力度,增加惩治手段,震慑利欲熏心、为非作歹者。觊觎个人隐私甚至加以盗取、买卖,是顽固性问题。在三令五申之下,一些App或平台阳奉阴违、我行我素,说明“无铁腕、不治理”的朴素道理。就事后惩治而言,必须大大提高违法成本,使得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得到严厉惩治,避免罚酒三杯、点到即止。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任重道远。在这条路上,没有任何“妖魔鬼怪”可以拦住我们的脚步且不受制约,前提是,经历了一次次的博弈,我们加固了工事、补强了弱项,且加强了攻势。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鹿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