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郁
我有个不好的读书习惯,偶尔看到一本好书,就会对作者产生难以抑制的好奇心,总想找到他写过的所有的书。这种非理性的阅读方式自然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可能读完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每个作家都会多多少少丢掉自己的某部作品,有些是因为偶然,有些是故意,当然也少不了不可抗拒天灾人祸的因素。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文学史也是文学失落的历史。
这两天翻阅了一本小书叫《8本消失的书》,正好提到了这个话题,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乔治·凡·斯特拉坦。斯特拉坦是怎样选定这8本书,它们的特殊意义在哪?
我们先看一下这8本书。
意大利作家罗曼诺·毕兰奇的《大道》。毕兰奇是斯特拉坦的朋友,他去世后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二十多年后,斯特拉坦才知道,毕兰奇的妻子在去世前烧掉了这部手稿。这件事对斯特拉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开始查阅那些文学史上失落的书。这个书单其实根本是没有尽头的,所以他最终限定了条件,即“它们应该是那些的确被写出来的书,尽管有时作者未必能将它们完成。可能有人见过甚至读过,但之后又被销毁而不为人知”。
这些书包括:天才诗人兰波的《回忆录》,书稿本来已经交给了出版商准备出版,兰波去世后,他的姐姐和遗嘱执行人从出版商里买回了书稿,进行了销毁。所以《回忆录》到底写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人说是不伦之恋,在那个年代,这样惊世骇俗的爱情肯定是逃不过审查的。
海明威在未成名之前丢失的一个手提箱的手稿。这个故事早已经被海明威宣扬了很多次,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俐带着存放手稿的手提箱,去看度假的海明威,半路上手提箱被偷了。
波兰小说家布鲁诺·舒尔茨的《弥赛亚》。这是文学史上又一个荒诞的事件,舒尔茨是犹太人,死于一场纳粹军官之间的互相“攀比”,被枪杀身亡。据说舒尔茨去世前一直都在写一本大书《弥赛亚》。这本书曾经存在过,因为书中的几个有名的篇章都曾单独拿出来收录在了他的小说集《在沙漏的疗养院》中,但是完整版的《弥赛亚》再也没有出现过。
果戈理《死魂灵》第二卷。按照果戈理的计划,《死魂灵》应该是三部曲,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第一部《死魂灵》。果戈理已经完成了第二部分的创作,他很不满意第二卷的写作,带着这种沮丧的情绪,把五百多页的手稿,整捆扔进了火炉。
英国作家马尔科姆·劳瑞的《空船驶往白海》。劳瑞是个酒鬼作家,他晚年的生活和写作,基本依靠第二任妻子的资助。据说,为了写作这部长篇,他们搬到了一个乡村的棚屋,没有电也没有水,后来棚屋失火,手稿全部被销毁,劳瑞余生再也没有办法重写了。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手提箱。纳粹占领法国的时候,本雅明打算带着他的手提箱从法国马赛偷渡到西班牙,拿到签证之后,再去美国跟他的好友阿多诺会合。但是偷渡并不顺利,绝望的本雅明选择了在小旅店自杀,而那个一直随身携带的手提箱再也没有出现过。
书中最后一位是自杀的传奇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她身后留下了不少的日记和小说。日记的一部分,经过了她的丈夫特德·休斯的删减,已经出版。但是她的小说被遗失了。很多人怀疑普拉斯的自杀与休斯的婚外情有关,于是,休斯对普拉斯留下的任何文本进行修订都变得面目可疑了。
正如斯特拉坦所说,每本书消失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大概正好应了本雅明的那句话,书籍自有命运。写作,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场冒险。
■好书试读
每到过年家人都要给我置办一套新衣服,每回,几乎每回都是在镇上的青姨那里买的。唯有今年,母亲走到拐进服装市场的门口,突然站住了说:“咱们今年能不能换一家?”走在前头的父亲露出十分意外的神情:“为么子嘞?”母亲不去看他,反倒是低头伸手把我的羽绒服抻直:“年年都是在青玉那里买,她给么子我们就要么子,连还价都抹不开脸还!”父亲啧了一声:“亲戚家给我们的价格本来就便宜,挑肯定是选最好的给昭昭,有么子不好?”母亲捏捏我身上那件去年买的黑色羽绒服:“这个,去年在青玉那里是两百六,后来我问别人家,只要两百块。”父亲噎住了,眼光沉下来打量了我一番:“她肯定不会骗咱们……”母亲忽然转身拉着我往回走:“反正今年我不要在她那里买就是咯。”父亲忙跟过来:“都走到这里咯……还有一堆年货要买……女人家真是想得多!”母亲不理他,径直带我速速离去。
——《永隔一江水》
邓安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08年1月9日,凌晨4点30分,在社会陈规令人窒息的巴黎第六区,面朝拉斯帕伊大道的一个二楼房间里,西蒙娜·露西·欧内斯廷·玛丽·贝特朗·德·波伏瓦出生了。小波伏瓦长到4岁的时候,跟着她母亲一起外出拜访,就已经能熟练地从自己的天鹅绒小包里拿出精美的名片来。尽管她出生时,波伏瓦家族已经开始没落,但波伏瓦几乎一辈子都住在时髦的巴黎第六区。
贝特朗·德·波伏瓦家族是来自勃艮第的贵族后代。1786年,他们的一位先人被授予贵族头衔,不料在1790年法国大革命之后被砍头。
——《成为波伏瓦》
[英]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