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概括《红楼梦》——“谜”。
几百年来,围绕《红楼梦》之谜,多少知名文人学者为之着迷: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顾颉刚、俞平伯、鲁迅、陈独秀、周汝昌……
1921年,胡适《红楼梦考证》发表,正式揭开“新红学”研究的历史一页。由此开创的“新红学”研究,今年100岁了。这篇考证的诞生,以胡适领衔,也离不开另外两位青年学者的幕后支持。顾颉刚和俞平伯,一个是苏州人,一个生于苏州,他们都是胡适的学生,后来也都成长为大名鼎鼎的学者。师生三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书信往来不断。时间回溯100年,那段时光,紧张、辛苦又快乐。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静妍 整理自《风起红楼》
前情回顾
《红楼梦》精彩,围绕它展开的索隐更精彩。读者大胆地猜想,更大胆地论证。
给《红楼梦》中人物找原型,大概从这部奇书诞生之初就开始了。
和珅把《红楼梦》献给乾隆,乾隆看了,觉得写得不错:“哈哈,不就是明珠家那些事儿!”纳兰明珠,康熙朝重臣,纳兰性德的老父亲。
乾隆自己家长辈也被索隐了出来。有人说,写的是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还有人说,写的是和珅家的事情(不知道和珅自己看出来没)。
《红楼梦》在清朝是禁书?嗯,不许老百姓看,皇家独享,看完也许还啧啧感叹:怎么这么好看!
话说,慈禧太后也是“红迷”,她的角色体验是贾母。
北京故宫长春宫与体元殿外游廊的墙壁上,18幅精美壁画取材于《红楼梦》:神游太虚、宝钗扑蝶、晴雯撕扇、湘云卧芍……壁画创作于光绪年间,当时住在这的正是慈禧太后。
考证了什么
蔡元培也曾是索隐派。他索出的隐是:贾宝玉影射康熙的废太子胤礽(réng),林黛玉影射朱彝尊。
1921年,蔡元培受到胡适等人尖锐批评,蔡胡之间展开一场论战,结果胡适占了上风。尽管俩人关系不错,还相互帮忙找参考书,但关于《红楼梦》那些事儿,他们看法不一样。
这一年,胡适《红楼梦考证》发表。他考证出了什么?
胡适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个是作者及家世问题,一个是作品版本问题。在作者及家世问题上,胡适依据作品本文,并征引《随园诗话》《小浮梅闲话》《昭代名人尺牍小传》《扬州画舫录》《江南通志》《上元江宁两县志》《圣驾五幸江南恭录》等近二十种资料,确认了曹雪芹的作者地位,弄清了曹家家世的来龙去脉,认定《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
在作品版本问题上,胡适依据有正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三种版本,征引程伟元、高鹗等人序以及其他资料,考清高鹗的身世,确认《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
《红楼梦》问世之后,关于《红楼梦》作者、版本问题,有不少传闻。尽管也有曹雪芹为作者的记载,但不能得到确认。直到王国维写作《红楼梦评论》时,还在感叹:
“作者之姓名(遍考各书,未见曹雪芹何名),与作书之年月,其为读此书者所当知,似更比主人公之姓名为尤要。顾无一人为之考证者,此则大不可解者也。”
三个人的“群聊”
1921年3月27日,胡适完成《红楼梦考证》初稿,但他并不满意,因为有关作者的材料太少,有些问题模糊不清。于是,他写信给仅比自己小两岁的学生顾颉刚,请他帮忙查找材料。顾颉刚接到来信,立即到图书馆查书。从此,两人书信不断,开始长达数月的红学探讨。顾颉刚不仅帮查找资料,还做了初步的梳理工作。
其间,俞平伯受两人的感染和影响,也加入进来。三人以胡适为核心,组成了一个较为松散的《红楼梦》研究小组,相互间推敲辩难,合作得融洽。
那时候没法组建群聊,三人小组中,顾颉刚是联络中心,胡适、俞平伯都和顾颉刚频频通信。
胡适在口述自传中曾专门提到:“在寻找作者身世这项第一步工作里,我得到了我许多学生的帮助。这些学生后来在红学研究上都颇有名气。其中之一便是后来成名的史学家顾颉刚;另一位便是俞平伯。平伯后来成为文学教授。这些学生——尤其是顾颉刚——他们帮助我找出曹雪芹的身世。”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打磨,大量资料被挖掘出来。有关作者、版本、续书方面的观点,经过三人的推敲和驳难,更具说服力。
1921年11月12日,胡适写定《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与原稿相比,改定稿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在立论上,都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虽然文章最后署名为胡适,但可以说是三人合作的结果,顾颉刚、俞平伯对该文做出的贡献是十分显著的。
这场红学讨论,在帮助胡适完成《红楼梦考证》改定稿的同时,还催生了俞平伯的《红楼梦辨》。
三人在这场谈论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学生的顾、俞二人,更是得到了学术上的训练,体会到治学的乐趣,成为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
这段经历对三人来说,都是一份美好的人生记忆,中国现代学术史也因此增加了一段佳话。
亦师亦友的“神仙交情”
1921年4月2日,胡适给顾颉刚写了如下一封信:
颉刚兄:
近作《红楼梦考证》,甚盼你为我一校读。如有遗漏的材料,请为我笺出。
你若到馆中去,请为我借出:
昆一,《南巡盛典》中的关于康熙帝四次南巡的一部分。
潜三,《船山诗草》八本。
你若此时不能到馆,且不必亟亟。附上我的借书证。
这是胡适与顾颉刚谈论红学的第一封信。胡适为什么要找顾颉刚帮他校读文章,帮他借书?
1917年,胡适到北京大学任教,顾颉刚是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的学生。当时,年轻的胡适顶着同学们怀疑的目光:“他是一个美国新回来的留学生,如何能到北京大学里来讲中国的东西?”
不过,顾颉刚很快就听出了门道,他认为胡适“讲得的确不差,有眼光,有胆量,有断制,确是一个有能力的历史家”,对胡适“非常信服”。
胡适和顾颉刚交情很好。1920年,顾颉刚大学毕业,在胡适的帮助下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编目员,但这个职位的薪水不够养家糊口用,胡适又伸出援手,请顾颉刚帮助编书,每月补贴30元。
虽然无意于研究红学,也没有专门的研究著作,但顾颉刚仍然是红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之一。三个多月的红学研究,是紧张、辛苦的,也是快乐的。
命运因此改写
1990年秋,90岁高龄的俞平伯老人走到了生命尽头。他静静躺在床上,忽然指着书桌,发出低微的声音:“小条。”那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后四十回小书……”
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对《红楼梦》念念不忘。
遥想年少时和《红楼梦》的结缘,其实很偶然。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正赶上“新文化运动”,胡适、刘半农提倡白话。在这种氛围中,俞平伯开始对白话文学《红楼梦》产生兴趣。
1919年,俞平伯从北大毕业,第二年就坐上轮船,准备到英国留学。谁也没想到,到英国没几天,他忽然决定打道回府。就这样,计划中的留学生活,变成了一趟行程匆忙的欧洲旅行。不过,正是这一趟“中途折返”,使他得以加入胡适和顾颉刚的“红学讨论小组”。
1921年,俞平伯重返北京。彼时,他还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胡适与蔡元培之间的红学论战,引发了俞平伯再次研究《红楼梦》的兴趣。1922年2月,他写信邀请顾颉刚一起写一部红学专著。顾颉刚表示自己太忙,希望俞平伯独立完成。
1923年,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刊行。全书分为三卷,上卷专论高鹗续书一事,中卷就八十回立论,下卷考证两种高本以外的续书。和《红楼梦考证》改订稿一样,顾颉刚虽然未署名,但也付出了大量劳动。
“新红学”一词,最早是顾颉刚在《红楼梦辨》写序言时提出。正如《红楼梦大辞典》中定义的:“胡适、俞平伯和顾颉刚以后的红学为新红学。”
时隔100年,更多学者走在新红学研究的道路上,赓续着他们的未完的篇章。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以随意而不随便的随笔体,梳理还原了《红楼梦》这部“天书”在近现代中国走过的传奇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