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扬帆乘风破浪 总是青春少年
南京二十九中创新型育人模式探索再出发
  校武术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获奖
  中科院院士、学校1979届校友王怀民题词
  喜获WRCF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最高奖
  2019年中科大之行
  学生做科创实验 学校供图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招生登记
  学校官微

  在举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1979届校友王怀民欣然为母校题词:“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扬帆乘风破浪,总是青春少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994届校友刘江川也寄语母校学子:“希望二十九中的学弟学妹们能够鼓足干劲、努力前行,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成为各行各业未来的生力军!”王怀民院士是我国分布计算领域的知名专家,曾担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他在分布计算模型、技术与平台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为我国分布计算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及国家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刘江川院士致力于推动边缘计算在电网、工业智能监控和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两位院士在得知母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素质高位发展的情况后特别高兴,他们表示非常愿意为母校的高品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二十九中一直处于高位发展的状态,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跨入全新层次。高品质的科技课程推动二十九中机器人竞赛团队再次荣获WRCF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最高奖——全能奖,再度获得FIRST科技挑战赛中国赛区赛事最高奖——启迪奖;高品质的竞赛课程和强基课程助推2020届高三于乐言、燕子曌同学跨入清华大学;高品质的人文类课程引领高二年级蒋黄英姿同学取得2020年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高三年级丁杨同学、徐天睿同学荣获江苏省“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

  涓涓溪流,终成大海,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一定会收获更好的学业发展。在刚刚结束的南京市高三二模成绩分析会上,二十九中又传喜讯,2021届高三无论语数外学科,还是理化生政史地,无论是六科总均分还是单科均分,无论是模拟本一达线总人数,还是高分段人群数,都以明显的领先优势在南京市名列前茅。

  在二十九中高位发展态势下,两位院士的题词和寄语,无疑对二十九中学生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二十九中人深知,要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十九中创新型育人模式的探索必须再出发。

  

  通讯员 明慧

  信 念

  汲取榜样力量,为创新立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众所周知,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更为关键。升入二十九中高中部的学生基础实,素质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学校认为,一个人没有志向,没有格局,没有宏大的人生理想,就很难“胸怀千秋伟业”。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这充分说明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二十九中一直坚持用榜样来引领学生发展,用榜样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的形成立魂。

  3月5日,高三年级专门邀请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江苏朗诵协会副会长傅国为同学们做了《奋斗的青春没有遗憾》的演讲。他对同学们说:“远方的你在等你们,那是一个更精彩的自己。他正在那个你此时已经定位并不懈努力的坐标上,在北大清晨的塑胶跑道上、在清华大学半夜的图书馆里,依然努力的你在向现在的你伸出了大拇指,为你的努力点赞,为你的拼搏加油!”在近40分钟的演讲中,傅国阐明了人生成长的三个道理:一是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在造福他人和社会的同时,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二是走奋斗的路,坚持人生的拼搏姿态,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三是走创造的路,坚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保持自己的个性,才能在专业发展中实现人生的成功。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优秀人物走进校园的“大家讲座”课程,在二十九中校园里经常上演。

  3月20日,高二年级邀请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吕俊鹏为同学们开设了题为《走进身边的物理世界》讲座。讲座以趣味物理演示实验的形式进行,通过发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延伸到基于基础物理概念的前端科研进展,并介绍强基计划与“卡脖子”技术的关系,引领同学们树立为国家高科技发展而学习的信念。同样,2020年6月初,学校邀请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都有为面向高一年级同学开设关于纳米技术的讲座。2020年12月1日,中科院院士胡海岩为高一学生做了题为《漫谈创造未来的工程师》的讲座。上述讲座都受到同学们的热烈追捧。

  学校的老师更是时时处处勉励同学们奋勇向前。在高三全体学生大会上,语文备课组长宋兵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经过三个冬天的‘蛰伏’,百炼成钢,只要我们秉持‘从此耕种无闲时’的奋斗精神,那么今年的7月,我们一定能痛快地‘诗酒趁年华’!”政治教研组长徐一鸣老师温情地讲:“如果人生有四季,你便是我们的春天。我希望同学们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历史教研组长尚祚祥老师激情地对学生说:“学校、老师、家长,还有社会,都会与你们一起去拼搏,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奋斗、努力和拼搏,就是你铸就人生辉煌最值得铭记的一段历史!”

  校园里的高考录取金榜,更是同学们获取人生动力、明确人生方向的生动教材。近三年来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C9、985高校的学长更是同学们心中最可亲近的榜样。高二(4)班一名家长说:“非常感谢学校坚持用理想信念教育来激励孩子。每天看到孩子积极向上,由衷地为她高兴。”

  课 堂

  夯实知识之根,为创新筑基

  创新不是空穴来风,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认为,课堂是教师本领最集中体现的舞台。二十九中的课堂在着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同时,坚持重视“双基”,引导学生建构扎实的知识体系。刘江川院士说:“我在1994年由二十九中入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进入大学后,我体会到二十九中的基础教育是非常扎实的,我在二十九中初中和高中获得的知识基础和潜能并不逊于国内任何其他一流的竞争对手。”

  学校深知,教育是寓伟大于平凡之中的事业,在宏大目标的背后,是涓涓溪流,是润物无声。知识点的落实、知识体系的构建、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科能力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都要在一节节课堂的推进中落实,都要在一个个疑难问题的解决中逐渐发展。正如物理教研组长庞同兵老师所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耐心,要以问题串来打造学生的知识链条,对知识链条进行打结,在应用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对习题进行发散,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的知识结构。”数学备课组长吴曦炯老师希望同学们:“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听懂每一道题,做好每一次作业,才能更好地突破各类知识中的难点,才能逐渐形成数学学科素养。”英语备课组长唐春老师告诫同学们:“万丈高楼平地起,要从练好英语的学科基本功做起,练好字,做好读后续写,就一定会成为最棒的自己!”生物备课组长季玲娣老师说:“生物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知识的更新非常迅捷,在瞬息万变的学科知识体系面前,老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已成为重要的任务。”化学教研组长洪晓堂老师则提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立足信息化时代,利用好高品质的实验室条件,切实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地理教研组长刘群老师提醒同学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需要清晰的答题思路,细化并加深理解。思维分析能力靠‘三到’,即看得到,想得到,写得到。”

  学校的年级部是一个更大的课堂,它统领、规范和激励着整个年级学生的发展。2021届高三年级部主任宋磊在看到学生们从一模到二模取得的优异成绩后,非常激动,他说:“我们从高一开始的努力没有白费,年级部一直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成长。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高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当时对有竞赛素养和学科特长的同学进行分类培养,我们用‘清北之星’的称号来激励他们。高三,年级部又专门为同学们设计了水晶奖杯,并赋予水晶奖杯深刻的寓意:二十九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一颗水晶般的美好心灵,纯洁无瑕,具有家国情怀,永远忠诚于我们的祖国;又要有水晶般的坚定意志,不畏艰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语文备课组长张国彦老师精心为同学们撰写了鼓励成才的对联:“莫问孰执牛耳,喜闻勤业俊义,御麟虎,驾长风,读万卷竹帛,龙步九州大地;休谈谁占鳌头,笑看乐耘英旄,控鲲鹏,乘紫电,持百尺椽笔,鸾翔六月高天。”教师对于学生的殷殷期盼跃然纸上。

  课堂不仅是教室一方小天地,更要走向社会;理想信念是学生成长的灯塔,扎实的知识、学识是点亮灯塔的光源。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切的源泉,造就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团队一直是二十九中不懈的追求。正因为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夯实基础,方才收获了一次又一次不断向好的成果,这才孕育出了有二十九中特色的创新型育人模式。

  课 程

  提升思维品质,为创新赋能

  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高品质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型育人模式的必由之路。现如今,伴随二十九中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了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探索创新型育人模式的新征程。

  学校一直坚持走自主发展的创新之路,一直秉持“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学校精神,践行“从这里走向卓越”的学校使命。自2016年起,学校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既有中国优秀文化素养,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2020年,国家开启强基计划工程,学校又迅速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与强基计划进行对接,进一步深化以“卓越”为导向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纯正”为导向的德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理念的健康课程;以“慧创新课程”为代表的高品质科技课程;以“全球领导力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国际性课程;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融通性课程等。

  为了更好地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落于实处,学校于4月1日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庄严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暨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启动仪式。在仪式上,学校宣布,将推出两本党史学习教育校本教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劳动是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劳动教育课程在二十九中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是学校以“纯正”为导向的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18日起,高二年级700多名学生在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展开“三农”研学实践活动。根据国家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技能的要求,学校进一步规划了两类劳动课程:一是构建和实施螺旋上升的劳育必修课程:高一年级以“固本·热爱”为目标,学会生活起居、烧饭做菜、照顾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技能;高二年级以“服务·公益”为目标,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志工;高三年级以“创造·责任”为目标,完成实验操作、务农务工、城乡调查等。二是建立主题式的活动性劳育课程:每学年举办“校园劳动文化节”,举行美食评比、技能竞赛等,展示学生必修劳动课程的成果;每学年举行有关劳动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成绩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直面强基计划,培养未来英才,已成为学校新的追求。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立足人工智能时代,围绕科技创新实验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南大、中科大、东大、南理工等高校的合作,进一步利用高校先进实验室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在科创实验的研究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奠定基础;二是依据强基计划文理并举的特点,立足数、理、化、生、哲学、历史、古文字等七大方向,构建文理融通的强基助推课程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数理化生信息奥林匹克竞赛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开好大学先修课程;四是提升“大家讲座”课程和大学游学课程的高度,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

  二十九中的高品质课程建设是学生茁壮成长的丰厚土壤。学生研学、院士讲学,在开放与互动中紧跟时代脉络;教书与育人协同,追求人生价值,培育家国情怀,从学习态度到学习能力,学生的成长伴随着全过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科学与人文并举,经典阅读的浸润为学生拓宽了学习的新视野;教学与教研共进,是课堂更是学堂,二十九中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在丰富的探索中蓬勃生长。

  以2020年学校科技课程成果为例,学校机器人竞赛团队再次荣获WRCF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最高奖——全能奖,荣获WRCF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最佳创意奖、大赛总决赛智造创新奖、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同年,学校机器人竞赛团队再度获得FIRST科技挑战赛中国赛区赛事最高奖——启迪奖,并因此受邀参加2021年全球FIRST科技挑战赛主题发布会祝福视频录制,二十九中的祝福视频成功地被大会组委会采用,成为中国仅有的被采用的两支队伍之一。此外,学校每年在各类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英语能力竞赛、语文作文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屡次折桂。二十九中也是南京市校园武术(龙狮会)跆拳道联盟主席单位,拥有全市中学唯一一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武术)俱乐部,多次蝉联全国传统项目学校武术比赛冠军。学校武术队连续五届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组)武术项目比赛,夺得多枚金银牌。目前,学校武术代表队正在进行集训,即将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