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公布100位烈士的寻亲线索,为烈士寻找亲人。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通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常州烈士冯年春的堂侄,并陪同他到常州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扫。
刘国庆 文/摄
10来年没有亲属来祭扫
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的信息显示,冯年春,又名冯彦春,常州人,生于1904年。生前为中共地下党员干部,1929年11月参与常州大纶纱厂的罢工斗争被捕,1930年12月21日在上海漕河泾监狱中牺牲,时年仅26岁。现安葬于江苏省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骨灰厅。
记者与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取得联系,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1990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的《常州革命英烈》中,有一篇作者为谈火庚写的关于冯年春烈士的文章。
资料显示,冯年春化名冯彦春、冯彦青、冯则姚,1904年2月3日生于今常州钟楼区广化街道冯家村。父母因其出生后的次日为农历正月初一,故起名“年春”。
冯年春的父亲冯盘生,务农兼做装卸工,生有两男五女,家境清贫。冯年春幼时起即寄养于常州北门葫芦湾的外公家,读书时深受当私塾老师的舅舅、中共党员王昆荣革命思想的熏陶,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同舅舅王昆荣从事工人运动。
之后,冯年春到常州城南南郊小学(今广化小学),以教师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期间以自己的住宅(今冯家村56号)作为中共常州县委联络、活动地点,经常在这里活动的有管文蔚、王昆荣、李文、蒋和兴、杜荣等。他还在他家前面(今冯家村31号)给县委书记管文蔚安排了秘密住处。
1929年11月4日至12日,在中共常州县委领导发动的大纶纱厂(今国棉一厂)女工为争取同工同酬而举行的罢工斗争中,他因身份暴露,遂转移至无锡北塘小学任教,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临行前,他将一瓶密写文件的药水交给三婶代为保存,并说:“会来拿的,如不来拿则把它毁掉。”
冯年春遵照县委“ 配合兵运和贯彻全国同盟‘五一’总罢工的指示”,赶写了一批传单、标语,藏在祠堂神龛里,准备第二天秘密上街张贴、散发。因叛徒告密,他被驻无锡的国民党陆军第六师十七旅三十一团一营逮捕,先押在苏州团部,后被转押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受尽“皮绽骨折之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敌人一无所获,只能以所谓“煽惑士兵叛乱罪”,判处冯年春无期徒刑。1930年冬因受尽折磨,冯年春牺牲在狱中。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宣教科科长王玮介绍,2011年前后,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在原址翻建“烈士骨灰厅”,需要将烈士骨灰暂时移到别的地方存放,建好后再迁回。新的“烈士骨灰厅”建好后,会通知每位烈士后人来领取“烈士骨灰存放证”,但是冯年春烈士没有后人来领。在烈士家属联系方式登记表上,冯年春烈士的亲属栏内只有一位女士陈惠娟和另一人的名字,留下的固定电话也打不通。此外,再无关于冯年春烈士亲属的任何信息。冯年春烈士无亲属来祭扫应该有10来年了。
烈士的堂侄找到了
根据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提供的信息,记者与常州市公安局取得联系。得知寻亲的消息后,常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人口支队安排专人在人口信息中进行了寻找。
不久,消息传来,根据陵园方面提供的线索,找到了冯年春烈士的堂侄冯频先生。
4月5日下午,记者在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见到了冯频。在陵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冯频先来到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冯年春事迹展板处,展板上有一张房屋的照片,照片介绍显示是冯年春的家——冯家村56号旧址。“我有印象,那里已经拆迁了!”冯频说。
随后,冯频走进“烈士骨灰厅”,来到冯年春烈士骨灰安厝格位前进行了祭扫。
冯频今年59岁,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名字叫董巧大,1980年去世。“我记得奶奶和我讲过冯年春,也就是我伯伯的故事。”冯频说,印象最深的,伯伯牺牲后,奶奶冒着风险雇船从上海将遗体运到常州的事。
“我奶奶是文盲,上世纪30年代,冒着危险把一名‘地下党’的遗体运回来,值得我们敬佩!”冯频说,他的父亲名叫冯祥春,和冯年春是堂兄弟。陈惠娟是冯频的母亲,已经在2011年去世。2015年,冯频的父亲也去世了。
冯频说,母亲一直没和他说起伯伯冯年春的事,去世前几年,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走的时候也没和他交代过这事。冯频说,伯伯冯年春应该是没有结婚,“他父母也应该很早就去世了,一直没听说过关于他家人的消息”。
在陵园,工作人员对冯频的信息进行了登记。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宣教科科长王玮介绍,找到冯年春烈士的亲属,感到很高兴,烈士有亲属来祭扫,不会感到孤单,另外,这也是对烈士精神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