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3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追寻抗战最后一役记忆
志愿者:以史为镜,丰碑才能不朽
  当年的日军司令部驻地成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
  市民参观“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受降仪式现场再现
  扬州大学志愿者采集抗战老兵口述史 受访者供图

  高邮战役是一场经典战役,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当年的驻高邮日军司令部如今建成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成为人们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前进力量的红色源泉。3月26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追寻这场特殊战役留下的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顾潇 文/摄

  饱经战火的礼堂

  讲述当年烽火传奇

  走进“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外125米长的“抗日甬道”,犹如裂痕的造型以及锈红的铁板,一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了那段沧桑、艰辛的岁月。甬道尽头,胜利广场豁然开朗,当年举行受降仪式的礼堂依然矗立着。这座礼堂建于1930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礼堂。这里原来是高邮最美丽的公园——中山公园所在地,1939年10月2日,日军侵占高邮后,就把这里变成了驻高邮日军司令部。

  “滴滴滴滴……”走进纪念馆,一阵阵急促的电报声、一条条滚动的电报内容,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年代。纪念馆重现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的受降仪式:大厅里灯光有些暗淡,中间是一张铺着黄军毯的长桌,长桌的一边是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另一边则是日军大佐岩崎学。岩崎学双手把一叠日军花名册、登记册毕恭毕敬地呈交给韩念龙,表示无条件投降。

  当年的礼堂如今建成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向世人讲述着昔日的烽火与硝烟。“2019年3月19日,这里成为4A级红色景区,第二天又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5日,入选高邮市首批‘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主管周越介绍说,“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现在已经成为高邮红色教育和抗战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悟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最后一役在高邮打响

  高邮是千年古城,它南临扬州、北扼两淮,东有大片水网和开阔地,西靠烟波浩渺的高邮湖,京杭大运河临城而过,是苏中连接苏北的水陆交通要道,被称为“运河大门的铁锁”。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当局想独占抗战胜利果实,蒋介石一方面命令国民党军“积极推进”,一方面命令日伪军不准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高邮城内的日伪军非但不缴械,还将原驻扬州的日伪军调至高邮,继续负隅顽抗。

  高邮一役已是势在必打,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多次电报建议,经新四军军部同意后,发动了高邮战役。12月19日19时,信号弹划破高邮夜空,战役正式打响。新四军从各个方向对驻守在高邮的日伪军发起猛烈攻击。到了21日,成功收复邵伯并拿下日军的瞭望处和制高点——净土寺塔,扫清了进攻高邮的外围阻碍。

  为了减少伤亡,新四军一面积极进行攻城准备,一面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新四军用迫击炮和“土飞机”将传单送进高邮城,用留声机播放日本音乐和歌曲,一时间四面楚歌,高邮城内一些日本士兵开始动摇。

  12月26日凌晨,在新四军多路进攻打击下,日伪军纷纷缴枪投降。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代表新四军,主持在礼堂举行驻高邮日军受降仪式,这是日军向新四军投降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仪式。

  依靠和发动群众

  是战役的“制胜法宝”

  在“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内,专门开辟了“制胜法宝”这一展区。“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是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周越介绍,据地方志记载,为了保证打赢高邮战役,各地都进行了支前动员,“部队要什么给什么,一切为了战役的胜利!”还专门为此次战役成立了总后勤部,支援部队战斗:动员了1.5万名民工、500条民船,帮助部队运送粮草150万斤,还组织了3000名民兵配合作战。

  “老百姓还把自己家的桌子和棉被送给部队用于攻城。”面对敌人凶猛的火力,战士们发明了“土坦克”,在方桌外裹上几层棉被,再浇上水结成冰,就可以抵挡一些火力,顺利通过了城外开阔地带。进城后,城内老百姓毅然敲掉房屋山墙,一家家房屋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通道,方便新四军战士们与日伪军展开巷战。

  正是因为得到了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才取得了高邮战役的胜利,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人的胜利凯歌。

  从百年党史中

  汲取前进的力量

  昔日战火纷飞的高邮城,如今已欣欣向荣,曾经激战的净土寺塔也变成了休闲广场,成为市民纳凉休闲的地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段战争历史、红色记忆,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有一群志愿者一直在奔波。

  3月26日,记者来到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大三学生李欣悦正和团队成员们整理参加高邮最后一役老兵们的口述资料。

  这个“铁血夕阳红——扬州抗战老兵口述史研究”志愿团,正在与时间赛跑,为扬州抗战老兵记录抗战口述史。他们在5年多时间里,走遍扬州,寻访近百位抗战老兵,拍摄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李欣悦说:“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大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聆听抗战英雄口述自己的抗战事迹,可以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

  每一位老兵的抗战口述记录,都让年轻学子们内心深处受到深深震撼。为了让更多的人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这群志愿者正带着抗战老兵的故事,深入社区、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

  “老兵们的抗战精神,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志愿者俞凌鸿告诉记者,他们觉得这样的记录很有意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战争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能忘却。以史为镜,丰碑才能不朽。”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