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市长目下面临的更大考验,是能不能就相关领域的核心问题啃下“硬骨头”,用营商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给企业家、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市长道歉”又现。
在3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招商引资项目承诺兑现大会上,市长贺海东直言: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招商引资中,和各企业签订了协议,答应了很多条件,但在履行协议过程中,有很多工作做得不及时、不到位,既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伤了企业家的心。随后,他起身向企业家鞠躬,“说一声sorry,请大家谅解!”这一声“sorry”,挺亲切自然。
近年来,“市长道歉”并不多见。道歉道出清风徐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更少见了。这是不少网友点赞的直接原因。领导干部道歉,也是一门学问,和那种虚情假意、僵硬傲慢、不知所云的道歉相比,公众更认可直抒胸臆、公正无私的道歉。
贺市长必须道这个歉。招商引资重在诚信,有诺不兑现,有令不执行,毁的是契约精神,损的是营商环境,伤的是地方声誉。这个问题不解决,何以让人信服,何以引凤筑巢,何以留人留心?去年,因疫情期间被催房租,且自认为向当地高新区求助无果,一招商引资项目怒而迁离济南。此事发出某种“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贺市长表示,想传递几个信号:一,不论困难多少、理由多足,政府必须讲诚信;二,政府工作要推进,新官必须理旧账;三,营商环境要优化,政企必须“同唱一首歌”。这显示出要道歉更要纠错的清醒意识。
换句话说,贺市长这是给出了新承诺,这是道歉事件隐藏着的特别内涵。这很不简单,显然,道歉容易,纠错不易。一些旧有的承诺之所以没能兑现,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例如,一些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硬伤、当地营商环境存在某种痼疾。
将项目引入之后就面目一变,玩起门难进、脸难看的旧一套,与其说是个性使然,不如说是某个范围内的“环境”使然。根据贺市长3月14接受内蒙古日报专访时所提到的资料,2020年该市纪委监委重点查处“小官弄权”“科长专政”等问题线索43件,立案8件,查处26人。3月16日当天,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八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涉及呼和浩特:多个路政执法监察大队存在长期违规执法、违规收费监管缺失问题,70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些案例足以管窥前述“环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说一套做一套”才大有市场,才会引得市长震惊。
总之,一个让企业家伤了心的营商环境,必然有深层次问题相伴随。因此,贺市长目下面临的更大考验,是能不能就相关领域的核心问题啃下“硬骨头”,用营商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给企业家、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只有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人们才不至于把“道歉”和“访谈”时所提“零容忍”式决心视为作秀,企业家才不至于半信半疑、缩手缩脚。
这当然需要举市之力。据报道,呼和浩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彻底摸清政府所有未兑现的承诺,对合理合法的承诺,做到“先道歉、后兑现”。这让公众看到了呼和浩特解决根本问题、令营商环境焕然一新的正确方向和路径。这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从另一个角度看,呼和浩特市长道歉一事所具有的内涵,也给一些地方的主政者提供了参考。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