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南京眼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深藏功与名!
南京72岁老兵
当年开车参与珠峰测高保障
  徐长柱接受采访 小图:徐长柱当年驾驶的右舵车
  扫码看视频

  “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近日,“国测一大队”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而早在1975年,国测一大队就完成了珠峰重力点测量。那一年,中国测绘人员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峰顶,精确测量出珠峰高度。

  当时参与后勤保障的人员中,有一名来自南京市雨花台区的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他就是徐长柱。46年前,他开车在5000多米的高原上驰骋,为国家登山队接送人员、运送物资九个月。他说自己还有个心愿,希望能看到川藏铁路全线都修好,能乘火车到川藏线上去看看。

  

  通讯员 魏薇 练红宁 杜维林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卢河燕/文 郑芮/摄

  第一次上川藏线没哭鼻子

  徐长柱出生于1949年9月,今年72岁,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街道农花社区。2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他,他虽然头发有些白,但是精神非常好,也非常健谈。

  “我1968年2月入伍,在四川雅安某汽车团当兵。当时川藏线上运输任务重,部队驾驶员紧缺。新兵连160人,选了8个人学开车,我就是其中之一。”徐长柱说,那时候练得上手、能开车的人就直接用起来,学了半年,21岁的他就开始上川藏线,一年要跑四五次。

  和其他兵不同,汽车兵手里握的不是枪炮,是方向盘,面对的是高原的恶劣天气和路况。在高海拔运送物资单次运输距离远,兵站之间的距离也有几百公里,难度可想而知。徐长柱说:“全程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和在高速上开几百公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二郎山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在徐长柱的印象里,山上天气变化莫测,常常一边是晴空万里,一边是暴雨浓雾。在川藏线上,还有让老司机都胆战心惊的“怒江72道拐”和“通麦天险”……“不少新兵第一次上川藏线都哭鼻子。我虽然没哭,但第一次在二郎山真的是害怕,硬着头皮向前开。”

  开得多了,路上哪里有坑他都知道。徐长柱成了汽车班班长后,他的车也承担起救急车和“报饭车”的作用,经常是车队的头一个。常年在高原,徐长柱总结了一套经验:“不管是上山还是下山,驾驶员都不能看山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向前看,在心理上战胜它。”让他后怕的一次,车距离悬崖只有一个轮胎的宽度。

  徐长柱开起车来胆大心细,一般的车十万公里就要报废,他跑了三十万公里无大修,而且节省用油。高原风沙大,他三到五天清理一次车。1973年,部队授予他个人三等功。

  新婚第四天,他赶赴参与珠峰测高保障

  由于技术过硬,又是党员,1974年秋天,六年老兵的徐长柱被抽调参加珠峰测高保障任务,分在后勤保障组。新婚的第四天,他就和妻子从雅安来到成都,妻子回南京,他去北京报到。

  “火车先把物资送到西宁,我们从西宁开车,沿着青藏线,过拉萨,到定日县。”徐长柱说,“当时开了18天,到定日县后往里面拐,还要一两百公里才能到大本营。”剩下的这段基本看不到路,眼前一片白茫茫,他靠工兵插的小红旗和向导带路,才到绒布寺附近。

  珠峰大本营在海拔5100多米,视野开阔,是珠峰测量登山大部队生活的地方和指挥中心。那时加上登山、测绘、气象、后勤等在内一共400多人,其中还有不少女兵。“冷得不行,很多人脚都冻坏了。”徐长柱一呆就是九个月,负责接送队员、运送物资。当时四个人住一个帐篷,每天早上他将登山队员们送到海拔5200米左右的地方,登山队进行适应性攀爬。“看着他们一次比一次爬得高,我心里也感到很激动。”

  运送队员时,徐长柱先在车上放一些大米,队员坐在两边,最多时一车送过26个人。“如果没有东西压着,车会非常颠簸。”天气瞬息万变,有时晴空万里,没几分钟就刮风下雪,雪就淹到了脚脖子,乃至小腿肚。如果天气不佳,大家就都在帐篷里等候。

  希望川藏铁路全线通车再去看看

  九个月里,徐长柱从130斤瘦到了90多斤。完成保障任务后,他把车子开到青海,托运回京,就返回成都了。1978年退伍后,他把这段经历深埋进心底,后来在江宁公交客运公司一干就是30多年,2009年退休。

  直到2020年8月,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梳理信息时,才了解到这段珍贵的过往。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把他请到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将他珍藏的老照片和证书展示在荣誉室。“徐长柱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我们,他不畏艰险,是革命意志的传承者,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他的故事,感受来自身边的红色教育。”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孟善武说。

  “能为登山队员们送上最需要的物资补给,我感到很自豪。”徐长柱说,“我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党员,既然做了就要坚持下去。”他还有个心愿,希望能看到川藏铁路全线修好,能乘火车到川藏线上去看看老部队,看看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